近日,右腦人創始人鄭偉向獵云網獨家透露:右腦人在2015年3月已拿到200萬種子融資,此次融資由紫輝創投、米倉資本、太火鳥三家聯投。目前右腦人天使輪融資已在籌備中。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移動網絡用戶每天都會使用社交類應用,且人均花費時間為1.5小時。移動社交應用已日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依照社交對象的不同,社交類應用可分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在熟人社交應用領域勝負已分——微信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熟人社交的生存法則是贏者通吃,有老大就沒有老二的活路。而作為更加細分市場的陌生人社交則存在著完全不一樣的游戲規則,現已成為其他各類社交應用的主力戰場。
多元化的陌生人社交產品中,有的產品選擇直接看“臉”, 發展荷爾蒙經濟,希望復制國外的成功模式。而有的產品選擇弱化“臉”的作用,創造出更多社交場景和可能性。今天獵云網(微信:ilieyun)要介紹的右腦人,就是一款希望讓瘋子認識神經病的陌生人社交產品。“除了‘臉’我們更看中‘腦’。”右腦人希望讓那些別人眼中的瘋子、奇葩、怪胎、神經病,在一個屬于同類的社交環境中相識相知,發現真正懂自己的朋友與伙伴。右腦人于2015年9月15日上線iOS版,目前共有1.1萬的注冊量。
鄭偉曾是香港精英聯合(NewWebPick.com)的創始人,《NEWWEBPICK》電子雜志平均每期來自全球155個國家的10592個城市的下載量有4000000次。也曾擔任好利友集團(中國)美嘉文化設計部經理、央視國際網站(CCTV.com)藝術總監、美國BIG集團創意總監。隨著電子雜志熱潮的衰退,也曾開過廣告公司接產品的外包設計。右腦人算是鄭偉的第三次創業。
“做社交的成就感比其他產品高,因為所有商業的形態都是要基于人。” 人類的大腦左半球控制語言、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右半球則掌管著創造性和感性的直覺。右腦人就是想以細分群體里的人為切入點,區別于現有市場上各類社交應用同質化的傾向,往更垂直的方向發展。
右腦人在用戶注冊上就開始了個性化的人群設定。設置多道趣味選擇題分析用戶,并提供22種右腦行業和認證功能方便用戶展示一個獨特的自己。昵稱格式上更是強調人的多樣性,不論你是個“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還是“會寫小說的IT男”這一切在生活中看似格格不入的A面B面,在右腦人上則毫不矛盾。
在腦洞版塊里,用戶可以腦洞大開,以圖片附文字的方式分享自己天馬行空的生活,但并不主打圖片社交。右腦人沒有讓圖片變得更加好看,右腦人真正想做的是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交流,為此右腦人設計了閃群板塊。“中國人的社交方式往往是被動社交,閃群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將被動變主動。”用戶在閃群里可選擇系統設置的各類問候語發起對話,還可以選擇任一感興趣的話題,隨機組成討論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