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不好打,專車太貴,開車限號?沒關系,你可以有其他全新的出行選擇。
近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在北京地區悄然流行,用戶只需要在APP上找到最近的租車點,就像城市租賃自行車那樣隨時開走一輛新能源“專車”,價錢比出租車還便宜。使用過后,只要將車還到就近的租車點就可以。這種形式靈活、費用低廉又環保的出行方式,開始受到都市年輕人的歡迎。

與傳統租車不同,全新的電動分時租車更加便捷靈活。用戶需要查詢、預定、支付,以及開關車門,都可以通過APP實現,全程無人值守,全部自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分時租車出行成本非常低廉,相當于僅用打出租車一半的價格,就能擁有專車一樣的體驗,而且不受限行影響。
以友友用車為例,在網點租用新能源汽車,沒有起步價,每公里收費1元,每分鐘收費0.1元,計算方式簡單透明。
而同在北京地區,出租車的起始價是3公里內13元,每增加一公里加收2.3元,夜間(23:00-次日5:00)加收20%,另外還需支付1元燃油附加費。相同里程,使用電動分時租車出行用戶要節約一半的價錢。
專車的費用則要更貴一些。其計價方式包括:起步價+里程費+時長費+其他費用(長途服務費、夜間服務費、高速費等)。根據公司和車型不同,專車的起步價也從10-20元不等,基本單價大多是2.8元/公里,同等里程,費用比乘出租車高出50%-100%。
業內人士透露,“自駕專車”之所以費用很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代駕型”服務其中有超過50%的費用是用于支付司機的勞務費,而“自駕專車”則可幫用戶省去這部分費用。另外,受益于政策優惠,新能源車電費可以使用民用電價,單位里程上的電費也比燃油汽車單位里程的油費要低得多。
作為市場先行者之一,友友用車推出該業務以來,北京各網點的訂單量快速激增,除了運維及充電中的車輛,空車一上線即被搶光。
除了公交系統和私家車,出租車、專車以及租賃車,已成為當前的主流出行方式,出現了小巨頭滴滴,以及神州租車、一嗨、易道用車等玩家。
不過,面對越來越大的城市和更加細分的出行需求,上述這些公司的業務并未能成功覆蓋所有的場景。比如,當你需要去幾個地方辦事,而打車及公交都不夠方便的時候,你會更傾向于自駕模式。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城市面積很大,無論打出租或專車都不算性價比最高的出行方式,這意味著這些地方依然存在模式創新的可能。
出租車和專車提供的是“代駕型”租車模式,由專業司機提供專業服務,優點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該服務。不過“代駕型”服務不足在于,模式重、服務難以“標準化”。專車雖然較為舒適,服務較好,但其較高的價格讓不少普通用戶望而卻步。
而“自駕型”的租車市場,只租車不租駕駛員,相對容易標準化,不足是需要租車人具備駕駛資格和技能。目前主流的是日租車,這種方式更適合超過100公里的用車需求,對于短途出行的用戶來說,這種租車方式并不劃算。
分時租車從出租車、專車以及傳統租車的市場空擋,生生切出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高頻剛需、方式靈活,租還方便,性價比高,用戶可享受自駕樂趣,且更加環保安全,樣樣切中都市人的出行“痛點”。但另一方面,它又像幾種模式的綜合體,兼具幾種模式的優點。
友友用車的聯合創始人李宇認為,影響市民選擇出行的有兩大要素:一是快捷性,現在城市擴展很快而公共交通越來越無法滿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二是出行成本,其中包括時間成本以及各種花費。他們的初衷是,希望降低租車的門檻,讓租車這件事“像專車一樣體驗良好,但要像租自行車一樣方便”。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北京地區已擁有數十個網點。
李宇認為,出行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不可能幾個公司、幾種模式就能吃掉所有市場,未來還有很多新興的垂直領域值得發掘。定位于“自駕專車”的分時租車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有剛需就有市場。盡管市場很多觀點認為,滴滴uber之后,“出行“領域的空間已經有限。但實際并非如此。
此前,滴滴uber從市場解決打車難開始,改變了出租車市場一統天下的格局,并開辟了更具商業價值的“專車“市場。而分時租車模式的快速興起,恰恰也說明出行的市場還沒有被充分發掘。
據了解,自駕租車市場受限于模式重及需求密度等原因,規模約在百億級,而“代駕”租車市場(即專車、和出租車等)規模已經達到了數千萬級。介于二者之間的空白地帶的“自駕專車”新興市場,適合短途高頻及出行代步,標準化程度較高,資產中最重的汽車可通過與汽車廠商合作、租賃等方式解決,具有很強的復制性,其市場有望達到千億級。
這一市場不僅僅是友友用車這樣先行者所注意,在政策層面,新能源分時租車也利好不斷。今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創新分時租賃、車輛共享等運營模式”,為新能源分時租車創業提供了政策層面的保障。與此同時,國家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實行的更多新能源汽車使用方面的優惠措施,也為分時租車帶來了更好的創業環境。
如對新能源汽車提供購車補貼、減免新能源汽車車船購置稅、停車費減半,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實施民用電價等規定,不僅降低了個人用車費用,也降低了分時租車創業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于企業規模擴張。友友用車即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據李宇透露,他們在北京地區的業務,幾乎以每周幾倍的速度在狂飆,車輛出租率超過了80%。
這一數字別有深意。新能源分時租車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城市車輛的使用效率。若企業的汽車都停在車庫里而沒有上路行駛,則不僅違背了這一初衷,也說明企業的運營管理有待進一步改進。
分時租車的出現也得益于移動互聯網、車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租車還車。比如友友用車的用戶,只需要手機注冊成為會員,在APP內搜索附近的網點,約車成功后,就可以親赴網點,通過APP取車,全程無人值守,全部自助完成。車聯網使租車公司可以對自家汽車進行全市、全國乃至全球跟蹤和管理,從而提高車輛利用率。
據了解,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在解決城市出行難題,新能源分時租車也被納入政府視野。李宇認為,在未來1-2年,借助政策利好,新能源分時租車會迎來行業井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