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太大也是個問題。
科創板實施細則的意見征求將在本周結束,但傳聞第一個將要在科創板上市的明星公司卻出人意料。

據《南華早報》2月21日的報道,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將在科創板上市。相關部門已經聯系了該公司,希望其在科創板上市。對此,字節跳動方面回應新浪科技稱,此消息不實。
知情人士稱,選擇在科創板上市之前,字節跳動曾考慮在紐約或香港上市,不過,字節跳動上市的計劃不像去年年底那么緊迫。
36氪曾在去年報道,2018年10月字節跳動完成了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可能達到40億美元,估值達750億美元。字節跳動對融資金額和估值未予以評論。
以此體量來判斷,字節跳動如果在科創板上市,對于做出“(科創板)只許成功”保證的上證所來說,將會帶來很大壓力。
首先,字節跳動未必處于科創板所設定的產業框架之中。
根據證監會和上證所在1月30日發布的《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文件的精神,科創板將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字節跳動以新聞信息聚合和短視頻產品見長,在大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缺乏與制造業交叉的業務。
其次,字節跳動較高的估值,容易造成資金上抽血效應,影響到科創板整體融資局面。以小米去年在香港上市時估值540億美元,計劃募資240億港元作為對比,估值更高的字節跳動如在科創板上市,募資額不少于數百億元人民幣。
根據招商證券的相關分析,科創板的募資額度全年可能為500億元人民幣。國泰君安團隊的分析認為,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為10-15家,首批募資額為20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公司募資額最高不超過20億元。字節跳動整體上市顯然會一家獨大,影響科創板甚至是A股的資金流向。
最后,由于科創板的一些特殊政策,例如交易日前五天不設漲跌幅,隨后才設立20%的漲跌幅,使科創板交易風險較大。市值過高的公司,交易金額很大,不利于分散風險。
考慮到上述因素,即使字節跳動不是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只要在今年上市,對于廟太小的科創板來說,都是一頭大象。
作者:吳夢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