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穩步成長,科技創新表現活躍,2018年北京市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
北京市統計局2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去年全市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3%,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高技術制造業兩位數增長
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整齊排列取代密密麻麻的操作人員,焊接、安裝、傳送全部由機械手操作完成……這樣的生產場景已在不少大型工業生產企業出現。傳統優勢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勢頭,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9.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達到66.3%,發揮了主要帶動作用。
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分別增長19.6%、18.7%和16.2%。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生活方式步入百姓家庭,相關產品生產增勢良好,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產量分別增長1.8倍和20.9%。
近日,市經信局公布《2018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得“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稱號。
互聯網服務業收入增長7%
“新技術新模式”讓服務業煥發新活力。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北京市信息、科技行業創業與投入較為活躍,創業熱情持續高漲。據統計,2018年,北京市新設立的企業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企業占比合計為38.5%,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達到7311.4億元,同比增長13.5%。
高精尖產業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2018年,北京市高技術服務業完成投資507.8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1.2%,科技服務業投資增長7.7%。互聯網服務業收入較快增長。2018年1至11月,基于互聯網經濟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7%,高于服務業企業收入增速0.8個百分點。
新模式推動商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達到263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對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6%。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為124.7億元,比上年增長39.3%,對全市餐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
中關村技術收入增長近3成
從曾經的“電子一條街”到科技園區,再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變化日新月異,如今已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發展的領航者。
科技創新積聚經濟發展新動能,中關村繼續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據統計,2018年1至11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技術收入8238億元,同比增長29.6%,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9.2個百分點,其中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7.2%,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研發投入快速增長。信息和科技服務業是發揮創新驅動作用的重要行業,2018年1至11月,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R&D經費支出增長16%,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R&D經費支出增長31.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0.7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2018年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為北京市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對經濟平穩運行、穩中提質發揮了積極作用。
? ? ? ?本文由“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公眾號編輯,資料來源北京日報。欲轉載請關注公眾號后直接回復“轉載”,按照要求轉載即視為獲得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