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管是去年的監管細則,還是今年的整改走勢,信息披露都是監管最重要的一環。盡管多次被監管提及,但依然有很多人認為信息披露只是一個形式,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信息披露的程度是一個平臺健康發展的體現,信息越透明,披露的越詳盡,其平臺風險就越小,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平臺怎樣信息披露價值才最高。

一、披露投資人數或注冊用戶數
這項數據幾乎所有平臺都會公布,只是很少有人能看清其中的貓膩。其實投資人數和注冊人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注冊人數高的平臺不一定投資人數就高,也有可能是羊毛黨,其中摻雜了太多的水分,我們千萬不能被某一平臺的注冊人數迷惑,只有進行了投資的人才會劃歸到投資者人數中,這類人才能反映一個平臺的真實人數,當然,注冊人數也可以作為參考,但并非P2P平臺的有效加分項。
二、披露借款人信息和資金走向
借款人基本信息和資金走向應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事項,它不僅能反映借款人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還能行之有效地了驗證平臺是否發布虛假標的,目前絕大多數平臺這塊的信息披露還不是很完整。對于借款人的信息大部分平臺都有打馬賽克,當然了也有房易貸這樣不打馬賽克且資金流向全都公之于眾的,但這畢竟是少數,所以投資者在P2P平臺上進行投資時,應主要了解借款人信息是否真實。這樣才能有效避開發假標、自融、涉嫌資金池的騙子平臺。
三、披露的風險準備金額度
可能很多投資者都不太看中這一額度,認為如果平臺逾期了很少有平臺能為其兜底,其實這也是一個重要數據,當出現借款人無法還款、擔保機構無法墊付時,用這筆錢彌補投資人損失可以解決很大麻煩。正常情況下,互聯網p2p投資理P平臺會定期公布風險準備金余額。所以,我們最好用“風險準備金”與平臺歷史逾期率作比較,如果比值大于逾期率,就說明基本能起到風險覆蓋的作用,反之就說明平臺可能沒有能力兜底。
以上是有用的信息披露,那哪些是無效信息呢?比如披露平臺累計為投資人賺取的收益就是完全沒有價值的,因為它只是一種歷史數據,累計為投資人賺了多少錢,可能是平臺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給出的最暖心的數據,所以我們無需看中這一數據。還有待收余額也是沒有多大用處,如果平臺累計待收短期內連續大量上升,這很有可能就是旁氏騙局了。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