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關心的話題。最近的“兩會”,也在圍繞著怎么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進行的熱火朝天。當然,房地產行業向來都是討論的熱點。那么身處行業中,最了解行情的房地產大佬是如何說的呢?
黃其森:解決城市住房,租購并舉是良策。
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認為,房子貴不貴,房價漲沒漲,并不是判斷炒房與否的唯一標準。房地產調控并不一定要從價格入手,應該從政府引導、制度建設、保障供應、城市群協同發展等方面,從根本上抑制炒房沖動。
許家印:房地產調控核心是限價。
恒大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對房地產調控提出,長期的限價機制是有必要的,且要因城施策,科學合理地限價;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仍需完善,房地產市場應該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宗慶后:要長遠發展必須放棄土地財政。
每年都備受關注的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稱,土地財政只解決了眼前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高房價跟土地財政有很大關系,因此必須放棄土地財政。
梅興保:遏制炒房可嘗試“T+N”年交易制度。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提出,可考慮實施遏制炒房的“T+N”年交易制度,防止炒房,讓購房者在正常交易三至五年后才能進行第二次交易。
李曉林:三四線首付可降至5%。
北京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向“兩會”提案,建議為破解三四線城鎮樓市去庫存這一難題,著力將已經由開發商加杠桿可能形成的風險分散化,由購房人和銀行與開發商分擔。
戚金興:房屋還需回歸居住本質。
對于去年10月份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表示,房地產行業需要構建環境好、品質好、服務好的物業,小到餐飲超市,大到健康醫療,實現居住人性化,小孩可以互動學習,老人可以活動鍛煉,堅持房子要回歸到居住的本質。
吳亞軍:調整學前教育用地占比,減免出讓金。
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在《關于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建議》中提到,建議提前調整學前教育用地在教育用地指標分配中的占比,并可通過共同持有產權的方式減免部分土地出讓金,扶持購地自建園區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黃文仔:房地產稅推進要求穩。
只有在每年“兩會”召開時才能看到的,星河灣地產集團董事長黃文仔的言論透露,房地產稅牽動方方面面的神經,牽涉到各方面的利益,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工程,要謹慎也要推進,但不能過于急躁,否則之后會遺留很多問題。
陸克華:房地產稅遲早要出。
在3月4日的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表示:房地產稅法被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但今年并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此前,有媒體報道,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明確表示,房地產稅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
潘國棟:用互聯網提升房產行業服務能力。
吉屋聯合創始人兼CEO潘國棟表示,互聯網能夠逐步消除房地產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房地產交易環節中存在的嚴重“場景錯位”現象。吉屋運用移動互聯網的力量,將房地產行業“騷擾推銷”逐漸轉變為“了解需求,針對服務”,客戶需求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咨詢信息,為房地產交易生態圈提供了更快、更好的連接模式,影響著房地產交易中的各個環節。
胡葆森:社區鄰里關系通過互聯網進行整合。
河南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說,現在的住房結構導致鄰里之間基本不來往,人情越來越冷淡。建業將會致力于打造新的鄰里關系,用互聯網手段將共同愛好和資源整合,建立新的社區平臺。
毛大慶:租賃合法化,扶持工業廠房辦公居住改造。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在“兩會”期間表示,住宅租賃業務既可吸納大量閑置房屋,助推房地產去庫存,又為住宅開發提供更多的增長空間。他建議,政府應盡快完善租賃房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對閑置工業廠房的辦公居住空間改造工程給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扶持,全面推進城市空間的消費升級。
“兩會”提出的一系列建議、措施,可能短期內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房地產行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但確實有房地產企業在努力尋求改變,也讓我們看到,房地產行業逐漸走下神壇,深入百姓,去了解民眾的需求并推出更好的服務,變得越來越親民、接地氣。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