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沒有互聯網做不大、沒有金融做不快、沒有實體做不穩”,這句話放在銀行業非常貼切。沒有物理網點,銀行的基礎不牢,不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銀行只能苦守著一畝三分地。
當前,互聯網與金融的相互勾兌很尋常了,一方面是互聯網公司在支付、信貸、融資、理財等層面不斷推陳出新,另一方面是傳統銀行試圖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轉型升級。
近些年來,互聯網公司在數字金融領域只要有政策陽光就能燦爛,利用技術、用戶體驗和運營優勢,不斷蠶食傳統銀行業務,銀行在不知不覺中疏遠消費者,有被管道化、邊緣化的風險,一些大型銀行突破體制機制阻礙亦步亦趨、戰戰兢兢擠進一個了相對陌生領域二次創業,但是并不如預期想象的平坦。
?
一、??? 銀行做電商其實是為了交易場景
?
直銷銀行的崛起可謂是銀行“+互聯網”的最可喜成果,在銀監會嚴格監管銀行跨區經營政策之下,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可以突破了物理網點、柜臺以及工作時間的限制,可以直接在線上成交理財產品,大大降低了拓客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這讓銀行嘗到了甜頭,堅定了銀行轉型互聯網金融以金融為核心的發展方向。
但顧客理財消費頻次比較低,一般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后3個月、半年之內不購買理財產品,App的打開率和留存率非常低,這意味著的手機銀行有變成“工具類應用”的風險,而銀行電商平臺的開通之后可推廣銀行授信企業的產品,多一條獲客渠道,又強化了客戶黏性,一舉兩得!這當中的佼佼者有民生電商、建設銀行旗下的善融商務、工商銀行旗下的融易購等。
民生電商旗下民商智惠執行董事梁笛曾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說,“銀行做電商本身不賺錢,也沒有優勢,之所以要做電商是看中了交易平臺,是為讓銀行擁有屬于自己的交易場景,這個交易場景是銀行最寶貴的。”
而銀行一旦做電商就發現水太深了,與淘寶、京東等to C電商巨頭相比,銀行電商在線上平臺搭建、SKU豐富度、供應鏈體系、用戶的獲取留存拉新、商城運營、線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方面尚有較遠差距,這也是為什么銀行系電商普遍不溫不火的原因。
?
二、??? 銀行電商外包化,專業團隊深度代運營成市場剛需
?
手機銀行已成銀行的標配,目前國有銀行和大型民營銀行還單獨開設了商城。而區域性金融機構由于網點分布不足,對于搭建手機銀行以及直銷銀行開拓全國市場業務的需求更為迫切,并且對于互聯網平臺更加依賴,因而更看重電商在交易場景、用戶粘度、數據積累方面的戰略作用。
如果銀行采取內部孵化的方式,就需要招技術團隊、產品團隊、運營團隊、客服團隊、市場團隊,人力成本實在太高,大概要占據總投入的90%左右;并且員工還需要吃透金融業務,才能把產品的邏輯梳理清楚,往往一個產品要打磨成型要花費漫長的時間,更悲劇的是上線之后壓根無法盈利,徒有其表,根本無法與核心業務之間形成互補。
這表明,銀行找到既懂銀行金融、又懂互聯網技術、懂電商的專業團隊定制開發和代理運營,可以少交很多“學費”。據銀行垂直媒體“銀行家園”提供的數據,在2015年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4263家,其中城市商業銀行133家,加上去年成立的海南銀行,截止目前城市商業銀行共有134家。有明確的市場剛需、可觀的市場客戶,但是能夠同時具備這么多苛刻要求的團隊極為稀缺!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民生電商旗下民商智惠此前為中國民生銀行提供信用卡分期在線銷售系統及運營支持,幫助民生銀行解決了運營后臺體驗、供應鏈對接等問題,2015年中國民生銀行由其代運營的民生商城銷售額同比增長323%,民商智惠可謂是民生商城成為銀行電商第一方陣的最佳幕后推手。
民商智惠試圖把他們在民生銀行商城業務中所積淀的一套經驗、教訓、技術打包成專業化服務產品向外輸出,從而幫助更多傳統銀行朝互聯網金融方向轉型升級,先期的突破點就是幫助區域金融機構提供定制化電商平臺,這意味著民商智惠將成為銀行電商業內的“黃埔軍校”。
三、??? 城商銀行興起第二波“銀行電商熱”,考慮運營團隊智慧
?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南京銀行與民商智惠已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民商智惠將為南京銀行(手機銀行以及直銷銀行的電商板塊)提供平臺招商、技術開發、運營、客服、市場推廣等一體化外包服務。此前,民商智惠還與中國民生銀行、紫金農商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達成構建電商場景的合作。
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的綜合實力位于全國城商銀行中前列,他們做電商有很強的示范效果,預計會有越來越多區域金融機構在其手機銀行中增設“電商”功能,從而掀起第二波“銀行電商”創業熱。與在2013年左右大型銀行轉型做電商摸著石頭過河、燒錢復制不同,這一波做銀行電商主要是以區域金融機構為主,更愿意選擇外包服務團隊的輕運營模式,少踩前輩踩過的坑,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那么,專業金融機構服務團隊將如何為合作銀行構建電商交易場景呢?
(1) ?在技術產品層面,立足于銀行的核心業務進行定制化開發,比如根據銀行信用卡分期、會員積分消費管理等業務需求搭建產品架構,并保證銀行級數據安全。
(2) ?在供應鏈層面,要與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無縫對接的生活圈,如民商超過3000+品牌供應商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生活消費場景。
(3) ?在運營層面,在App、PC端、微信商城全渠道展示商品,并進行專業化活動運營與用戶運營,深度代運營還要對接客服、咨詢及商城市場推廣等。

運營歷來是電商中苦活、累活,與產品密不可分,僅僅外包運營是不夠的,類似這種南京銀行的電商板塊業務的整體外包給民商智惠,也符合互聯網行業規律。只要能幫助銀行建立交易場景,掌握核心的交易數據,把客戶留存在自有的銀行銷售體系之中,以更輕便靈活的機制轉型電商,無疑是目前在巨頭環伺、競爭激烈的電商圈中非常穩妥的做法。不過,筆者認為,當前做大而全的電商模式似乎勝算非常小,只有結合區域銀行的業務、產品以及資源優勢,走“小而美”的精品策略的電商平臺才更有作為。
銀行電商有資金流的先天優勢,做電商的目的是做服務,形成用戶認可的交易場景作為“護城河”和客戶轉化的平臺。但電商運營成功與否,離不開熟悉行業規律的專業人才和團隊的支撐,因此,銀行電商SaaS以及針對專業金融機構的企業服務有望發展成為一個行業壁壘深、優勢資源匯聚、專業化程度高的新興市場。
?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自媒體,微信號即QQ:1598145405,靠譜的互聯網+創業觀察者,公眾號:lixingo2o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