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聯合資本旗下企業常州比太科技,獲得了由中國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頒發的,2016年度十佳科技創新企業的榮譽獎章。

比太科技是國際領先的干法黑硅設備供應商,致力于開發新一代等離子技術,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生產的氮化硅、三氧化二鋁以及干法制絨,能使目前的晶硅電池片轉換效率提升0.5-1%,實現核心裝備技術國產化。
?不論單晶硅、多晶硅還是薄膜電池,高效率、低成本一直是光伏產業追求的目標,整個光伏產業都是在效率和成本之間追求最合理的區間。
所謂黑硅材料是指在晶硅材料表面形成一層納米量級的微結構組織,幾乎能陷住所有可見光,反射率可低至零。用黑硅材料制成的黑硅電池是具有一定高寬比的納米絨面,光相當于入射到一個沒有明顯界面的介質,因此幾乎無反射。傳統的硅材料對可見光-紅外光有很高的反射率,但黑硅卻能捕捉幾乎全部日光,特別是在近紫外至中紅外波段都具有超過90%的吸收效率。所以黑硅技術是新一代電池制造的必經技術。
比太科技干法制絨表面效果
比太科技的核心技術集成在在黑硅制備技術(RIE)設備,這一套設備能夠生產出目前世界上可工業化生產的最高效率多晶硅電池,效率提升接近1%,其生產的電池效率高達20%,PID衰減小于2%,而目前行業PID衰減為20%,這在太陽能業界無疑是革命性的,相當于效率提升至20%,發電量提升10%,回報提升10%;PID小于2%,回報又可提升10%。
比太新一代干法制絨裝備
在現如今成本難以下降的太陽能領域,比太的設備可使發電成本綜合降低25-30%,使得未來太陽能發電成本達到火力成本成為可能。由于業界對低成本的看重,太陽能硅片有越來越薄的趨勢,黑硅技術使金剛砂切割成為可能,其直接結果是多晶硅片厚度可以從180微米以上降低到130-150微米,并且切割效率大大提升,從而顯著降低了電池片的多晶硅材料成本。
科學界對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究一直方興未艾,比太科技實現了工業化的技術突破與創新,并且集成到了其生產設備體系,這對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光伏產業來說是非常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正是這種三維一體的技術組合使得比太大大領先了目前主流的電池片生產設備制造商。
比太科技CEO上官泉元曾表示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