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多年深耕集成電路、移動互聯網、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云計算與大數據等科技領域的資深人士,盛世投資旗下科技產業投資平臺盛世智達合伙人陳立志對《報告》中透露的科技領域政策導向以及九大細分領域投資機會進行了深入解讀。
陳立志表示:“科技產業發展新動能的增強,一要靠突破新技術,打造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催動新產業發展;二要靠成熟的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應用結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從而形成新動能。”
?
傳統產業迎來升級改造契機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經過“十二五”期間發展,云、管、端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云計算等作為公用基礎設施擁有越來越多用戶,同時,信息網絡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陳立志指出,隨著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普及,大量傳統企業和行業用戶也將受益于新技術的應用,傳統企業將逐步實現數字化、融合化、智能化、普惠化轉變,在以下幾個領域將迎來新的機遇:
在智能制造領域,報告指出,要“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從“兩化融合”到“智能制造”,信息化、智能化作為振興實體經濟、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將在自動化基礎上,以工業數據為基礎,引入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通過工業云平臺搭建工業大數據中心,依托大型制造企業,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創新,打造智能制造生態圈,這些將會成為今后幾年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關鍵。
在科技金融領域,報告指出“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互聯網金融經過草莽生長,雖然經歷了從2014年的“促進”到2017年的“高度警惕”,但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業態的創新模式,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性決定了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征信和風控,以及智能分析的投資決策輔助,科技金融大勢所趨,將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助推器。
在信息消費領域,報告指出要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
“互聯網+”以互聯網為基礎載體延伸至日常生活中,促進傳統民生行業消費升級。在數字消費領域,隨著“知識分享”商業模式的逐漸成熟,目前市場已逐漸形成付費消費習慣,開啟了知識“有償共享”的信息消費模式。而互聯網+醫療由于政策、市場等原因,尚未有很好突破。《報告》聚焦醫保信息聯網,將會在醫保掛號、結算支付實現突破。未來SaaS服務領域針對個人的教育、醫療服務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的服務商將逐漸發展壯大。
?
新興產業培育機遇壯大
《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對于新興產業的機遇,陳立志也逐一進行了分析:
在云計算領域,雖然國內公有云競爭格局未定,但已是BAT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競爭的天下,而混合云新模式較適合有安全需求的大中型企業、銀行和政府部門,由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訴求,未來基于開源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會脫穎而出。
在大數據領域,發展機遇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數據驅動型,即利用政府、金融機構、運營商等有價值數據,提供數據增值服務;另一類是技術驅動型,為缺少工具和手段的“數據礦主”提供數據挖掘、分析和展現的工具。
在物聯網領域,基于NB-IoT大容量、廣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等優勢,該項技術適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化產品等諸多領域,隨著規模化商用,NB-IoT芯片及通信模塊生產企業將得到快速發展,各類智能終端產品將百花爭艷,有望涌現大量的創新業務或解決方案。
在人工智能領域,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在國家政策中的地位正在飛速提升。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進入產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其中智能感知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計算機視覺分析、生物識別等已經成熟,開始應用于刷臉支付、智能安防等多場景之中。而深度學習技術預計在3年內達到成熟階段,屆時自動駕駛、機器人自動化等領域將迅速發展。
在集成電路領域,由于半導體產業轉移與國內政策資本的積極推動,國內廠商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當前IC的工藝正接近物理極限,也給予了國內廠商彎道超車的機會。未來在制造業的帶領下,MEMS、LED、存儲器芯片、手機芯片、功率器件、平板顯示、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等需求旺盛,給國內的生產設備廠商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上游材料與設備也將取得長足發展。
在第五代移動通信領域,未來5G研發有望提速,加速商用布局,5G時代的海量物聯網連接量以及低延時的車聯網成為了設備商和運營商眼中的下一個風口。
?
“形成產業集群,需要各地政府牽頭,做好政策扶持,同時也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加強不同地域的協同,避免盲目投資和盲目競爭。打造成熟的產業鏈條,需要龍頭企業引領,做好上下游協同。而投資就是尋找渠道,當產業形成高地、價值形成洼地,資金、人才作為自由流動的資源,自然都會涌過來,進而匯成‘產業+基地+基金’的大江大海”。陳立志說。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