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吉林省“兩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國家稅務總局吉林省稅務局8部門共同參會,全面解讀《吉林省擴大開放100項政策措施》。?
省發改委副主任趙海峰強調100條政策措施,主要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各項政策都是圍繞服務企業的便企、惠企政策。企業是擴大開放、推動吉林振興發展的主力軍,把服務企業作為文件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00”條中涉及到了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放寬企業投資準入,幫助企業減費降負,保障企業資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供給,提供良好營商環境等等,都是圍繞企業的需求做文章、給政策。第二,各項政策和舉措都是針對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具體政策點。100條措施中,包括2017年以來國家已出臺政策23條,我省已出臺政策55條。同時,還結合吉林實際,新制定了22條政策措施,體現了國家對擴大開放的最新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強化了文件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同時,圍繞放寬準入、投資貿易便利、優惠補貼、減費降負、金融支撐、引才育才、要素保障、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等9個方面,對100條措施進行詳細講解。?
第一部分是放寬準入,提出了14條措施。重點是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制造業放寬汽車制造,軌道交通設備制造,通用飛機設計、制造與維修等領域準入;服務業放寬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金融領域和養老行業準入;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等。?
第二部分是投資貿易便利,提出了11條措施。重點是取消外商投資公司最低注冊資本要求;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道路審批;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企業登記“一口辦理”;清理快遞行業4項證明事項;優化口岸通關流程,鼓勵企業進口貨物“提前申報”等。?
第三部分是優惠補貼,提出了11條措施。重點是按照銷售收入給予民營工業企業適當貸款貼息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實際產生的R&D投入給予補貼支持,運用財政補助機制鼓勵中小微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支持旅游產業和冰雪產業做大做強,對宣傳我省旅游資源、在我省投資冰雪領域的企業活動給予資金支持等。?
第四部分是減費降負,提出18條措施。重點是落實國家關于減稅降費的部署,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房產稅、車輛購置稅、社保繳費、職工教育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企業網絡費用、特殊商品注冊費用,全面清理除國家和省規定以外的涉企保證金項目等。?
第五部分是金融支撐,提出14條措施。重點是建立銀企對接機制,強化企業上市培育,支持企業赴境外發行債券;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提高對民營企業融資額度;建立數字吉林建設產業引導基金和產業轉型發展基金等。?
第六部分是引才育才,提出7條措施。重點是提高人才工資待遇;落實高端人才安家補貼、子女教育優惠政策;加大對重點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扶持力度;創新服務貿易領域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大專院校面向我省支柱、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開設專業等。?
第七部分是要素保障,提出9條措施。重點是支持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商等項目,執行最優電價政策;保障社會資本實施非營利性項目用地,保障國家支持產業項目和我省優先發展產業用地等。?
第八部分是營商環境,提出7條措施。重點是規范監管,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建設信用體系,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建立全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體系;建立吉林省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
第九部分是政務服務,提出9條措施。重點是深入推進“只跑一次”改革,推行事項辦理標準化;全面推行電子營業執照,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建設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各省建立企業登記快速反應通道和全程電子化通辦互認機制等。?
人民網、新華網、經濟日報、中華工商時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香港大公報、吉林廣播電視臺、吉林日報、中國吉林網等21家媒體記者出席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