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周刊——中國期刊市場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享有"話題策源地"的美譽。
年底和年初都是大型的“求職跳槽季”。
2019年剛到,朋友圈里就刮起了一陣“離職風”,九宮格的圖片配上200字以上的離職感言,底下評論區都在遙祝前程似錦,后會有期。
?
辭職,是無奈的選擇,但更多時候它也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身邊已經有好幾個朋友在網站上投遞簡歷,還有一位高中同學在猶豫要不要回老家那個三線小縣城里,因為家里人最近給她找了一份輕松的文職工作。
?
她又回到了剛畢業時候的處境:是選擇留在一線城市里為了夢想而燃燒,還是聽從家人的安排回到二三線小城市里舒服養老?
?
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之間的選擇,一直都是大眾爭論的焦點。
北上廣,
這是機遇之城,也是積郁之城
跨年的酒桌上,一位北漂的朋友談起在北京的生活。
?
他說一天中最絕望的時候,不是加班熬夜到兩點的夜晚,而是第二天剛起床的清晨,你在刷牙的時候,手機突然開始震動,你看著微信窗口瘋狂彈出來的新消息,你的手就放在屏幕上,但卻沒有點開的勇氣。
?
所有人都在追問工作進度,是的,他也明白,沒有人關心你昨晚加班到幾點,他們只關心工作進行到哪一點。
他說,這城市太大了,再偉大的理想都顯得格外渺小。早上,我聽到鬧鐘在響,但我真的沒有勇氣醒過來。
剛踏入這個大都市的每個人都曾懷抱著一腔熱血,都把這里當成播種夢想的福地和良田。
?
直到高昂的房租水電賬單讓你開始想要退縮,直到擁擠的早高峰地鐵把你的夢想擠得稀碎,新聞頻繁報道著外賣的安全衛生問題,你知道事實如此,但還是日復一日地吃著。
?
有人在這個城市拿著月薪三萬的工資,出入在各種名畫展覽當中,在精致的網紅餐館打卡,他們享受著這個城市一切的便利;也有人拿著月薪三千的工資,忍受著領導的辱罵,在辦公室沒日沒夜地加班,一邊吃著外賣一邊趕項目進度。
?
北上廣,是機遇之城,也是積郁之城。
三線城市,
根本裝不下我的夢想
當年披頭士主唱約翰·列儂曾被問到“為什么一個英國樂隊卻要到美國發展”,他當時的回答是:"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里是世界的中心。"
?
或許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的理由。
2018年年初,廣東省教育廳發布《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從就業流向來看,八成以上高校畢業生都選擇在珠三角就業。報告顯示,珠三角地區9個地級市共吸納38.66萬名畢業生。
?
在小城市,很多高校畢業生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
一位學廣告專業的朋友說,像我這個專業回到老家的小縣城里,畢業就相當于失業。雖然在那里生活壓力小,但工資也低,每天流水線一樣地過,社交圈子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個人,我的人生好像一眼就能看到頭。
?
三線城市,根本裝不下我的夢想。
?
而且,更重要的是,“所有在大城市里焦慮的問題,其實都有低配版”,在小城市生活就一定能提高幸福感嗎?逃離北上廣后真的就能安逸自在,無憂無慮嗎?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生活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從新媒體角度看,凡是寫“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大多都火了,這側面反映了在北上廣這三座一線城市里,有多少年輕人一邊吃著外賣熬夜工作,一邊在心里想著自己什么時候才可以逃離這個“鬼地方”。
?
與此同時,也有人在此刻買下了前往北上廣的車票,這些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只是為了在更大的舞臺展示自己。
人生,就是由無數的選擇組成的。在年底大型的“求職跳槽季”里,很多人再次陷入了同樣的困境——踏上北上廣還是逃離北上廣?
?
其實入場券就在你的手里,我們猶豫再三,是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人生并沒有那么多試錯的機會,一次成功的選擇,很可能讓我們少走了十年的彎路。
?
個人的晉級離不開城市的因素,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哪座城市,需要慎重地考慮。
注: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陳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