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之后,互聯網金融在國內迅猛發展,創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了創業者、投資人眼中的香饃饃。
進入2016年以來,隨著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逐漸規范,大量中小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轉型,部分甚至退出互聯網金融行業。
對此,有人開始唱衰互聯網金融,認為其不過是曇花一現;也有人認為伴隨著2016年政策監管元年,互聯網金融進入政策性的“良幣驅逐劣幣”時代。
孰是孰非,作為市場上最為敏銳的風險投資機構,他們是在用手中的錢來投票,他們是選擇看多還是看空互聯網金融?
2016年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領域又呈現哪些特點及趨勢?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機會在哪里?

為此,2017年2月28日,在北京天使實戰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聯合重磅發布《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研究報告》以期對2016年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進行全方位的深度掃描,對我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現狀等方面進行多維度、深層次呈現。
活動現場,拉卡拉集團考拉基金執行董事、合伙人丁柏然做了題為“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機會”、京北投資創始合伙人桂曙光為與會者解讀了京北投資的互聯網金融投資邏輯,最后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京北投資總裁羅明雄為與會者詳細解讀了《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中國經營報、海淀電視臺、獵云網、一本財經等媒體人士及互聯網金融投資機構負責人、創業者等100余人參加了發布會,大家就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熱點、機會、監管、風險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

2016年互聯網金融投融資規模增長182%
火爆依舊▼

數據顯示,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459起,完成融資的企業數為427家,融資金額約為901億元人民幣,其中28家企業完成兩輪融資,2家企業甚至在一年之內完成三輪融資。相較于2015年度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金額約為493億元人民幣(實際全年投融資金額為944億元人民幣,但其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于2015年12月獲得戰略投資451億,統計時將其作為特殊事件排除),2016年度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投融資規模增長達182%以上。
在投融資案例數方面,相比2015年度的402起投融資案例,2016年度的459起投融資案例數也同比小幅增長14.18%。從投融資時間分布來看,1月份單月投融資案例數最多,4月份的單月投融資金額總額為2016年度最高。從細分領域來看,獲得投資最多的細分領域為網絡貸款類,而互聯網保險成為繼貸款與理財外獲得風險投資青睞第三多的細分賽道。
從投融資輪次來看,2016年互聯網金融領域A輪及A+輪投融資案例數量最多,并且獲得B輪及以后輪次的投融資案例數也占到了整個年度投融資案例數的19.17%,同時一半以上完成融資的企業融資規模屬于千萬級別。從投融資地區來看,北、上、廣、浙四省市依舊是2016年度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的高發地,但成都、重慶等地互聯網金融也逐步發展;從投資機構所投案例數來看,京北投資、IDG資本、經緯中國、順為資本、真格基金成為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資數量最多的專業股權投資機構TOP5,同時相較于去年,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互聯網金融作為其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京北投資梅開二度
持續領銜互聯網金融投資機構榜單▼

2016年度459起投融資案例中,有380起披露了投資機構,有超過200家投資機構參與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其中有12家風險投資機構在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領域尤為活躍(2016年度在互聯網金融投資案例數超4起),投資案例數最多的TOP5為京北投資(18家)、IDG資本(10家)、經緯中國(10家)、順為資本(8家)、真格基金(8家)。京北投資繼2015年榮獲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案例數第一名及“2015年度互聯網金融最佳投資機構獎”之后,持續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投資數量上獨占鰲頭。
京北投資在2016年度新增18筆互聯網金融的投資(金融++、笨鳥分期、XManData、小魚保險、花卷財團、Star Angel、老虎郵幣、票友、連盈Chain2Win、這兒有卡、松果金融、好車主科技、趣味籌、巨能還、商車云、速信科技、買金網、辰誼金服)之后,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生態布局更加完整,向著互聯網金融領域全鏈條、全生態的“共創、共贏”之路又前進了一大步。
“京北投資繼續保持了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領域領先的地位,從投資數量來看,京北投資依舊是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投資最多的專業投資機構。通過兩年多的時間,京北投資已經實現了P2P網貸、眾籌、征信、互聯網金融軟件、資產處置、債務催收、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財經媒體、大數據金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等互聯網金融細分行業的全方位布局。”羅明雄表示。?
網絡貸款居投資案例榜首
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

數據顯示,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就投融資案例數來看,獲得投資最多的細分領域為網絡貸款類,共139起,占整個年度投融資案例數的30.28%,除此之外互聯網保險成為2016年度最為火熱的細分領域之一,投融資案例數占比從2015年度的4.88%上升至2016年度的10.89%,成為繼貸款與理財外獲得風險投資青睞第三多的細分賽道。
就投融資金額來看,獲得投資最多的細分領域為金融綜合服務,獲得投資573.21億元人民幣,占整個年度投融資總額的63.57%?;ヂ摼W金融經過幾年的發展,金融對于全產業鏈的價值已經逐步凸顯,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原有的互聯網巨頭,以及已經在細分賽道成長為獨角獸的龍頭企業都已經開始集團化發展,朝著金融綜合服務邁進。
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上A輪及A+輪投融資案例數量最多,共計150起,占整個年度投融資案例數的32.7%,獲得B輪及以后輪次的投融資案例數也占到了整個年度投融資案例數的19.17%。互聯網金融已經度過了初期的野蠻生長,初具規模的企業在大資本的助力下進一步擴張。從融資規模來看,一半以上獲得投資的企業融資規模屬于千萬級別,并且獲得億元及以上的投資案例占整個年度融資案例數的17.64%,巨頭格局已然顯現。
人民幣基金占投資數量90.53%
但海外退出仍為近期首選▼

《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從投融資案例數來看,人民幣融資392起,占總投融資案例數的90.53%,美元融資41起,占總投融資案例數的9.47%,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幣基金在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領域依舊占據絕對主流地位。
但從投融資金額來看,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人民幣投融資總額約為370.43億元,美元投融資總額約為531.24億元,美元投融資金額約為人民幣投融資金額的143.41%。數據表示因為國內目前金融機構上市政策還不明朗,海外上市還是諸多互聯網金融巨頭(陸金所、螞蟻金服、分期樂、51信用卡)的首選,這也是數量不到10%的美元投資案例占據了融資金額59%的最為重要原因
北上廣浙
仍然占據2016年度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制高點▼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發布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數據還顯示北、上、廣、浙四省依舊位居2016年度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的制高點。其中,北京發生投融資案例170起,為全國最高;上海案例119起,廣東案例87起,浙江案例48起,四者合計占2016年度投融資案例數的92.37%,幾乎壟斷全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ヂ摼W思維以及經濟的高度發達,是這四省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最為迅猛地區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可以發現成都、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科技文化中心,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2016年度也發生了11起投融資案例,成為北上廣浙之后的后起之秀。
互聯網金融投融資風口解析▼

“互聯網金融也好,科技金融也罷,業務回歸金融本質。風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間?!?br/>
1)?P2P網貸
網貸平臺數量銳減:2016年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達到了2448家,相比2015年底減少了985家,預計2017年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仍將進一步延續平臺數量遞減的趨勢,或許在2017年底將下降至1000-1200家。
成交量逆勢生長:2016年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0638.72億,相比2015年年(9823億)增長了110%,累計成交量接連突破2萬億、3萬億兩個大關,單月成交量更是突破了2000億。預計2017年將繼續增長,突破年成交量3萬億。
2)?大數據金融
在大數據金融領域,可以助力企業展開用戶行為分析,實現精準營銷,并為金融業提供風險管控,那么從貸前進一步向下延伸,互聯網+大數據+催收是否是新的風口?那么掌控場景(資產端),具有金融產品設計能力(產品化),并且能通過輕量級風控、征信能力合理規避風險,對接各類型金融機構(資金端)的架構設計是否成為大數據金融公司的發展方向?
3)?供應鏈金融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是以銀行或傳統金融機構主導,通過綁定核心企業通過給核心企業授信,并給與其上、下游企業一定支持。這對于供應鏈金融企業的BD能力以及自身資源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戰。近期以B2B或SaaS模式切入供應鏈金融,從“三流”切入成為供應鏈金融最容易彎道超車的商業模式.
4)?互聯網保險
中國互聯網保費規模從2011年的32億元飆升至2015年的2234億元,增長了約69.81倍,在保險業總保費中的比重從0.2%攀升至9.2%。
但2016年12月26日保監會開展以網絡互助計劃形式非法從事保險業務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讓處于2016年度互聯網保險領域最大風口的網絡互助一時間草木皆兵。
從實際情況來看,傳統保險公司通過與其他主體合作開發線上銷售渠道,并與自身線下優勢協同(提升服務+二次銷售),而互聯網巨頭(BAT、京東、東方財富等)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完善自身綜合金融生態圈,布局保險形成閉環。
5)?第三方支付
2016年第三方支付整體交易規模達到87萬億,同比增長了73%。其中,線下POS收單流水增長54%至22萬億元,占整體比重約25%;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65萬億,占比75%,其中PC端增長為36%,移動支付增長達到110%。一句話總結:巨頭已瓜分完市場,但機會還遠沒有完結。
6)?區塊鏈
區塊鏈對于金融,與其說是提供了一種強安全技術機制的支付、清算與交易體系,更為本質的在于其創造了一種新興的金融監管模式。但目前國內的區塊鏈企業還主要處于發展早期,更多的在于理論的研究與檢驗,應用層面還不夠成熟。
由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聯合發布的《2016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不僅全面概括了2016年年金融行業的投融資整體發展態勢,對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進行了宏觀歸納和細致闡述,而且還前瞻性地預測了2017年的互聯網金融投融資趨勢。
總體來看,互聯網金融仍是創業與投資的風口之一,京北投資、天使茶館創始合伙人桂曙光指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將不斷產生,轉型與跨界融合的大趨勢愈發明朗,將為大數據金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金融資產交易、催收等細分領域的持續成長提供有力契機,更多以金融為本質并更好地運用互聯網手段的優秀創業企業,將會繼續獲得資本的青睞并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并在2017年成長為新的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