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0后的投資人,瞄準新生代內容市場,搖身一變成為了成為了一個創業者。
他就是唔哩頭條CEO,華映資本的執行董事錢奕。
說來錢奕是和內容創作有著淵源的。在成為投資人之前,錢奕就是一名時政記者。來自傳統紙媒的他,在內容創業如火如荼的年代,再回首自己做起了媒體。
?“內容創業永遠都有機會。”這是錢奕給出的判斷,這也是他吧第一次創業就貢獻給內容的原因。
“作為70后,去做新生代內容是否因為他們吸引到了你?”創頭條(Ctoutiao.com)小編如是問錢奕。
“這對我來說只是生意。”錢奕直白的回答。
他認為,做一個項目首先要確定一個人群,而唔哩頭條只是選擇了‘新生代’作為客戶群體。“以我們的邏輯來看,首先要服務一類人,要想哪一類人可以被我們服務,于是就確定了‘新生代’這樣一個群體。”錢奕的解釋道“并不是因為要討好某個群體,我們選擇90后來做唔哩頭條,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才是互聯網的原住民。”
正如錢奕所說,媒體是眼球經濟,用戶和關注在哪里,資本就在哪里,收入就在那里。截止2016年10月,唔哩累計激活用戶數近800萬,日活40萬,總PV量500萬。作為一個垂直用戶群體的媒體平臺,已經完成了不錯的用戶積累。
錢奕說:“愿意且習慣于為好的內容付費,這是‘新生代’用戶群體的消費特點。從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到值乎、分答的變現都驗證了這一點。80后曾經認為‘非主流’的東西已經成了主流,亞文化也正在逐漸成為主流文化本身,90后正在逐漸掌握話語權。”
“唔哩”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圖文內容、視頻內容以及互動版塊。圖文部分有推薦、發現和排行榜三部分,其中推薦部分的內容是由編輯人工挑選,其余兩部分是根據大數據算法抓取的熱點信息。信息源覆蓋全網,視頻內容則以1-5分鐘的短視頻為主,基于全網的有趣的視頻進行挑選和推送;互動部分分為測試和投票兩類,一般是基于熱點新聞衍生的話題與用戶簡單互動。
對于唔哩頭條更注重技術抓取的模式,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問到錢奕,未來AI是否會替代編輯。錢奕回答:“人工智能從目前的時間點來看是不可能顛覆編輯意志。雖然目前來看,它是在復雜和重復計算的方面勝于人類,但是在應用的角度來看,對于內容的理解和情感認知,還是無法和人的大腦所相比。從可見的,十年到二十年之內,還是無法和人類相提并論。”
而唔哩頭條就是在一個以人工編輯干預之下的算法抓取來做到既能覆蓋全網的信息面,又能體現到“新生代”用戶群體好玩、有價值的用戶需求。
而且錢奕認為:“現在行業里是沒有一家是在做人工智能的,只不過是做到了大數據分析。現在我們也好,其它家公司也好,都不會來做人工智能這一塊。因為行業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狀態。現在包括我們,只是在機器學習的層面。”
“新生代”用戶群體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內容,什么樣的內容才符合他們的價值導向?對于這個問題,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詢問錢奕。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做到個性化的內容推薦。而另外一方面,內容形式也很重要。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同一特征,正如我們面對的‘新生代’群體,他們的時代特征就很鮮明。”
錢奕認為,媒體通過是內容建立起價值的。“通過有價值的,好玩的內容,來建立唔哩頭條的產品價值。”
內容本身是一個虛擬的產品,所有的資訊都不是實物,同樣的文字通過不同的人來解讀它的含義和內涵是不一樣的。錢奕進一步說道:“每家媒體有不同的調性,就比如你去中央電視臺看電視節目和去湖南衛視看電視節目,你一定會覺得不一樣,但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性呢?差異性就來自于內容選擇。一個媒體平臺不可能涵蓋所有內容,而你推送給用戶的時候一定會有選擇的。”
我們就是要個性化推薦,每個人的用戶畫像要和內容完美匹配,利用技術分發和我們編輯的人為干涉。通過機器學習和編輯意志,共同的使得內容傳達到用戶端。來做出有調性,有價值的“新生代”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