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助陣海南
原標題:海南超越香港,還差著“十個”深圳!
大佬助陣海南
準備退休的馬老師忙得閑不下來,浙商大會發完言,又去道農會唱京劇,剛給農村教師頒完獎,又在海南任了個“主席”職務。
1月12日下午,海南省人民政府企業家咨詢會議成立大會在三亞舉行。會議通過了海南省人民企業家咨詢會議成員名單,推選馬云任咨詢會議首任主席,馬化騰任副主席;馬云、馬化騰、寧高寧、周其仁、梁建章為委員會首任委員。
新聞一出,聚齊兩位馬爸爸的海南,又引起了熱議。馬主席在會上發表了近萬字講話,給海南提了很多干貨建議,比如:
海南在貿易方面可對標香港實行稅制改革,在海南全島流通和消費領域取消關稅和增值稅;
取消不必要的進口管制,允許貨物自由進出和流轉。
在技術上面,(海南)應該運用區塊鏈技術,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倡移動支付,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我認為要引進(大學的話),如果要來,把(這個大學)某個專業引進來留在這兒才是靠譜的。
相比馬老師的侃侃而談,作為“副主席”的pony馬,反倒顯得務實些。會議剛開完,小馬哥就轉身和三亞簽署了合作協議,以表信心。
海南要超越香港?
在大佬們的講話中,最引爭議的還是馬老師的這幾句:
三四十年以前浦東是個漁村,香港是個漁村,深圳是個漁村,都沒有想到會有今天。海南其實就是個漁島,面積更大一點而已。
我自己覺得,海南不需要做中國的夏威夷,而是應該做二十一世紀的夏威夷或者二十二世紀的夏威夷。
另外一個定位是要對標香港,且必須超越香港……我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在這兒,不僅要建一個港口,而且要積極參與世界貿易游戲規則新規則的制定和打造。
馬老師好大的口氣!
先不說海南能不能成為下一個夏威夷,單單是這句“必須超越香港”就讓人膽戰心驚。
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海南如何與它對標?
首先,二者的地理位置差別較大。香港是港口貿易起家,其與背后的大陸可以做到無縫銜接,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廣東幾個城市大力發展電子加工產業,為香港提供了深厚的產業支撐。
而海南與大陸之間,隔著一道瓊州海峽。這天然地為貿易轉口增加了成本。即便過了海峽,大陸那端是湛江、茂名、北海等小城市,與廣深城市群的實力相差太大,無力支撐。
海南氣候獨特,作為14億中國人的后花園,旅游資源豐富,這也為發展轉口貿易、工業制造增加了環保成本。
貨物貿易的密切往來,增加了香港匯集資金的能力,金融中心慢慢形成。單單在2018年,207家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募集資金總額2778億港元,均居全球第一。而且,這是港交所在過去10年中,第6次拿下募資額全球第一。
毫無金融基因的海南,又如何對標香港?
恐怕要讓馬老師失望了。
海南的痛點
外面的人只能給建議,海南真正的痛點,還是自己人了解的清楚。
海南省長在這次會上,直說了三個痛點:過度依賴房地產業、人才留不住、物價偏高。
房地產對海南來說,是最大的一道傷疤。
在2018年前三季度房地產依賴度排名上,海南以34%的依賴度高居第一,也是唯一一個超過30%的省份。
而在2016年的一份海南省產業增加值數據中,房地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最高,達到了16%,甚至超過了旅游業和金融服務,可見海南對房地產的依賴之深。
關于房地產,海南是吃過虧的。中國40年改開史上,唯一一次房地產泡沫破滅,便發生在海南,這點不改變,難言其他。
而人才留不住,才是海南最大的痛點。
這兩年,西安、杭州、成都、鄭州等一眾二線城市發起“搶人大戰”,人才落戶優惠政策此起彼伏,效果卓著。
海南也沒有落下。去年5月,海南正式發布《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類人才20萬人左右;到2025年,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
目標足夠清晰,但現實卻讓人無奈。海南省長在這次會上說了一組數據:
18年海南省高考前五百名考生中,理科考生沒有一個留在海南讀大學,文科考生也僅有兩個留在了海南。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海南沒有好大學,只有一所海南大學(211)在撐著門面。
人才留不住,只能加大力度引進。剛剛邁入2019年,海口就再次放寬了人才落戶的學歷、年齡等條件:
從學歷上,將范圍擴大至應屆高校和職校或海外留學歸國畢業生;
從年齡上,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技師以上資格人才從40周歲放寬至55周歲;
全日制專科學歷或高級工職業資格或執業資格人才從40周歲放寬至45周歲;
符合引進人才落戶條件的人員,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隨遷。
這只能是速成的辦法,不能解決根本,想辦法創建一所真正高水平的大學、把當地的營商環境做到吸引創業人才,才是長久之計。但想一想,確實很難。
而究竟要引進什么樣的人才,馬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引進人才不能只看名氣,看證書,看論文,這樣很難引進創業人才;我們公司招聘我是從來沒看過文憑。在我看來,拿一張博士文憑只能證明一點,他爸多付了幾年學費而已。一個人才是不是真正的有本事,就看他在公司的個人所得稅交多少;他交的個人所得稅越高,他就越是個人才。
海南的步子邁不開
“創新引領不能走老路,海南可以大膽想、大膽試,把中央給予的優惠政策用好用滿。”
這是馬化騰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的看法,海南恐怕需要好好理解一番。
去年4月,海南建省30周年,中央決定設立海南自貿區、建設自貿港,各種大利好迎面撲來,未來也令人期待。
但大半年過去了,海南的步子似乎有些邁不開。這一點,從對賽馬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
2018年4月14日,《關于支持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支持在海南建設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和省級體育中心,鼓勵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賽馬運動等項目,支持打造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同時“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隨后,海南賽馬成為輿論焦點,資本蜂擁而至。當時,海南以“賽馬”“馬術”“馬文化”等關鍵詞命名或作為經營范圍的企業超過30家,涉及賽馬小鎮、馬文化園項目至少10個。
5月份,海南緊急叫停了一批“賽馬”“馬會”等字樣的登記和申請,給正火熱的海南賽馬概念降了溫。
12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提出,“鼓勵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賽馬運動、航空運動、汽車摩托車運動、戶外運動等項目發展”,同時“探索開展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
意思很明顯,國家是支持這項運動的,但海南明顯沒有準備好,也不清楚怎么避免賭博化的傾向,只能一拖再拖。傳言去年6月要出臺的《海南賽馬運動發展規劃》,也遲遲不見蹤影。
高層對海南的定位,是下一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大膽試、大膽闖,是其核心精神。海南所需要的,是像當年的深圳一樣,真正干起來,而不是“聽過了許多建議,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一點,馬老師也深有體會:
中國現在不少地方有一個有意思現象,一說發展,都停留在口號上,一說監管,所有招數都用得出來。
論敢闖敢干,海南想超越香港,還差著“十個”深圳!
來源:微信公眾號米筐投資
注: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