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高新區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對象的滿意為標準著力構建G-ECO政務服務生態系統,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轉型,啟動建設智慧治理中心,同時推動審批服務改革再提速,全年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辦件總量突破1500萬件。
??審批服務改革再提速:
??747項審批服務事項“僅跑一次”
??100個工作日內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
??2018年初,蘆葭鎮的王成田老人在家門口的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了老年優待證。與王成田一樣,高新東區的百姓發現,很多以前要坐車去空港新城政務大廳辦理的證件、事務,在家門口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就能辦理了。
??2018年,成都高新區進一步推動審批事項委托下放制,將82項個人審批事項全部委托至各街道,72項個人審批事項全部委托至各鄉鎮受理辦理,群眾辦事實現“就近辦”。不僅如此,成都高新區還在審批“速度”和“流程”上改革,梳理公布747項“僅跑一次”或“審批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和“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網上辦”事項清單,“一次辦”比率達90.62%,“網上辦”比率達90%。 2018年全區共受理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1532萬件,其中區級政務服務中心辦件量1391.8萬件,基層政務服務機構辦件量140.2萬件,平均當場辦結率91%。
??在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成都高新區打造了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服務區,實行“一窗受理”,分階段開展并聯審批,將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用地規劃到竣工驗收涉及的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總用時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同時,將 “多評合一”政府審批全流程時限控制在11個工作日內,逐步試點“區域評估”,把企業“分散跑”變為政府“提前辦”。
??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成都高新區將開展“高效政務”提升行動,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施政務服務體制改革,計劃到今年底實現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比率100%,“一窗辦”審批服務事項占70%以上,以企業和群眾一次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形成的主題事項全流程辦事指南達100個以上。
??政務服務模式更智能:
??3家智能自助政務服務超市“開張” 建立智慧治理中心
??去年10月,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智能自助政務服務超市在位于天府五街菁蓉匯的雙創政務服務大廳“開張”。居民只需帶上身份證,便可在自助服務機上辦理企業名稱預核、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等行政審批服務,還可辦理氣費交納、水費交納、交通罰款、話費交納等生活服務以及社會保障、稅務查詢、醫療掛號預約等公共服務共3大類180余項服務事項。如此智能便捷的“超市”,成都高新區不止這一家。
??2018年,成都高新區將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升級”,統籌規劃2018-2020年成都高新區“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工作,推出“人工智能+智慧大廳”“人工智能+輔助申報”等項目,打造24小時智能自助政務服務超市3個,為企業和居民提供稅務、社保、工商等自助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區還明確提出打造智慧治理中心,計劃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構建平臺型人工智能中樞,匯聚政府、市場主體、互聯網、物聯網數據資源,實現治理能力智能化、集約化、人性化,指導各個“城市器官”協同工作,同時更高效精準地服務企業和個人,帶動產業發展。
??據了解,2019年,成都高新區還將著力構建覆蓋全面、運轉協調的政務服務網絡體系,以“數據”為紐帶、智慧治理中心為支撐,重塑政務信息化管理架構、業務架構、技術架構,形成“用數據對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創新”的現代化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