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健身”的創始人智智曾覺得共享單車是門好生意,但是不確定性的問題太多。
“有一天我在那里想:借錢當然很爽,沒有利息的借錢(創頭條注:特指押金)更好;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是借錢不用還。”智智說,于是他把整個市場上所有的生意都掃描了一遍,他發現,可以拿錢不用還的,是健身行業。
“根據全球的一個統計,全世界報名參加健身場館運動的人中,90%的人都半途放棄了。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智智想了半天沒想到具體的出處,摸摸腦袋繼續說,“也就是說這個錢可以白白拿來,以后也不用還給對方。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意。”
“難道這不是利用了人性的惡嗎?”創頭條(Ctoutiao.com)小編覺得這不是一個每個人都能共贏的生意。
“錯!”智智說,“健身不能持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可能隨時隨地去健身,健身場館過于固定等等。如果我用共享單車的方式解決了共享健身的問題,那么客觀上會提高健身的效率。讓更多的人可以去保持健身的頻率。”
停了一下,智智補充說,當然,更多的人進來,我們可以賺更多的錢。
智智的創業并不是從需求開始的,他先研究商業模式,然后根據商業模式共享單車需要做的是:收押金、按每次騎行付費、維護自行車成本等等。這中間押金產生的收益是穩定的主要收益,理論上的運營收入實際上可能拿不到多少——都用于維護自行車、補充投放以及日常管理上了。
這個生意到現在仍然沒有看到標準化的趨勢,因此未來必然由此轉型到短途出行平臺上來。摩拜ofo也好、“彩虹騎行”也好、“創騎將軍”也好,都不是一個可以持續運行幾十年的成熟商業模式,未來的轉型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
但是,“隨時健身”確是一個成熟的行業。智智說,他從來沒有想過顛覆,只是想幫助企業更好的成長,幫助用戶更好的成長。“我要賺錢,要么幫助別人省錢,要么幫助別人賺更多的錢。”智智說,他不會無目的的燒錢,也不會用錢來衡量成功。但是他的項目明顯是奔著賺錢去的。
眾所周知,健身是一件非常考驗人耐心的事。隨時隨地健身更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是,在可能的范圍內,讓健身比過去更容易一點,這還是可能做得到的。
智智的做法是:讓每個人按照自己選擇健身的標準,繳納年費,然后就可以按照標準選擇身邊的健身房,隨時隨地開始一次健身之旅。
因為健身的年費是不用還的,而“隨時健身”和健身房簽訂的是年單,半年結算,所以這些資金就可以作為收入為自己所用,“比押金好用”。
根據這個分析,核心就是要連接所有的健身房和所有的健身者。那么這會不會有些復雜呢?智智給我們詳解了其中的邏輯。
“隨時健身”的年卡分成幾檔:榮耀卡、鉆石卡、鉑金卡、黃金卡年卡的費用分別是5000元、3000元、1800元、999元。終身卡的費用分別是100000元、60000元、35000元、19999元。卡片本人專享,不退不換。擁有此卡即約見所有健身房的教練95折,同時可以通過“隨時健身”App認識全國所有健身網絡中的健身達人。大家可以在這里打卡、PO照、認識更多達人等等。
對應而言,榮耀卡是頂級健身館,而黃金卡就是一般性的運動場館。高級別的年卡可以去低級別的場所,低級別年卡去高級場所需要補繳單次掉費用即可。
“隨時健身”在項目啟動前,根據全國健身房的特點分成4類,然后和他們談合作。合作分幾個方面:我會先辦理一張按照次數計費的萬能卡:比如5000元的榮耀卡,單次的使用是98元/次。那么我會拿到一個大宗采購的優惠價,比如48元/次。假如每個5000元卡的用戶來該健身房100次,我就剛好持平。如果做不到這么多,我就會有賺。這個其實和目前健身房的整體是一樣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客源。
“你這樣等于搶了健身房的生意,然后再批發給他們。他們會愿意嗎?”創頭條(Ctoutiao.com)小編問智智。
“當然也有人不愿意啊,一些五星級酒店或者依靠會員的高檔場所就會比較慎重。但是!這個沒關系,一旦形成網絡效應了,他們不加入也得加入了。”智智說,當時iPhone出現的時候大家都不買賬,現在多大的企業都得推出App服從號令。
智智介紹,從一開始上線運營,“隨時健身”就推出了預約教練、查看課程,給健身教練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窗口;同時,可以查看所有會員的健身成果,塑形照片,查看會員日程,關注Ta并和Ta一起健身等等內容……充分調動起大家都運動以及荷爾蒙。
“這里還有各個課程的在線視頻和現場直播,教練講解,會員現場演示,學習、健身、看美女帥哥一次完成,就算你在家鍛煉,這里也比Keep更酷更真實,對不對?”智智問我。
“你們還有在線直播?”
“當然啊,在家健身的人只要每年支付188元,就可以一樣成為這里的會員,使用在線使用的所有功能。如果不在家,偶爾出差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單次計價會員服務,比如去榮耀卡會員場所健身,單次只需要88元即可,比官方的98元還要便宜10元錢。”
如果大家把健身網絡完善起來,會不會形成一個全新的市場呢?
雖然智智的設想很好,但是,作為創業服務機構創頭條的編輯,我們看到過太多失敗的案例,雖然表面上看,這是多贏的,但是如果最后大家還是沒能形成健身的習慣呢?
“那最好了,我們收了錢,對方沒有消費,而且錢還拿不回來。對我們來說難道不是最幸福的事嗎?”智智反問。
“但是,那樣他們還會來下一次嗎?如果沒有下一年,是不是就難以持續了呢?”
“按照你這么說,這些健身房過去就是這樣的啊,他們倒掉了嗎?”
反問過后,智智解釋說,確實會有這種情況。理論上“隨時健身”增加了健身的幾率和動力,但現實中還是會有人選擇放棄。但是,有,總好過沒有。智智認為,負罪感后面也會成為一種動力。“我覺得人不能求全責備,有了念頭就是好的。不可能一想變好,就是圣人。我們從中賺的錢,也是他們付出的理想。我讓每個人都有希望,這就是我要做的:兜售希望。”
只要每個人都還有希望,這個世界就是在變好。何況,一個人健身是辛苦的,但是所有健身的人都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智智說,“隨時健身”就是要為健身的人營造更好的環境和更輕松的模式。未來“隨時健身”還準備切入社交,“健身房里荷爾蒙充斥而且又健康向上的氛圍里,積極向上的人能遇到積極向上的人,還有比這更愉快的事嗎?我相信當他們在這里看到了他們的男神女神,他們就會更有動力,更不容易放棄——我希望,將來人們在尋找和發現愛情的時候,現在這里發現,然后一起在一個課程上鍛煉,然后相識相知,這可比相親啥的酷多了”。
“你是說,隨時健身本質上是一個相親平臺?”
“不。本質上是向每個人兜售希望的社交平臺。當然,如果能讓最好的愛情在這里發生,就更美好一點。”
創頭條:你覺得共享單車和隨時健身哪個會活下來。
智智:我當然會說“隨時健身”,但共享單車,你懂的,他們有錢,說不定做不下去的時候就說自己其實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公司,利用這些大數據切入健身領域,這也很有可能。
創頭條:如果他們真的切入進來呢?他們有錢,又敢砸錢。
智智:那我就當他們幫我們培育市場了。但是,本質上“隨時健身”是一個社交平臺,社交其實最難做的不是后端,而是人和人如何更好的相處。
創頭條:但每個人都會學習……
智智:初始邏輯是無法改變的。技術員出身的創業者,到哪里都追求“邏輯自洽運轉無bug”;行政出身的創業者,到哪里都“關心員工成長以及條理完成KPI”;財務出身的創業者,到哪里都是“盈虧平衡成本控制”;媒體出身的創業者,到哪里都是“有沒有免費的資源兌換沒有?”……基礎的邏輯也是很難改變的,人們總是想著要拐過去。
創頭條:但是財大氣粗的巨頭們,你可能還是抵擋不住?
智智:那我就找爸爸啊。
創頭條:你爸爸是?
智智:到時候再找,馬云爸爸、騰訊爸爸、京東爸爸,對了,我覺得58爸爸可能更需要我來促進用戶黏性吧。
創頭條:似乎你真的不害怕別人抄襲你的商業模式?
智智:也怕。其實不怕別人抄襲,就怕投資人亂砸錢,把整個市場破壞了。就像O2O、滴滴什么的一樣,最糟糕的是,當事人失敗了無法說,贏了的也不能說,因為贏家就是投資人砸的,就算最后搞砸了也不能怪投資人。但是整個行業砸了,以后再做可就難了。本來O2O就是要付錢的,但在近幾年里,付錢做O2O估計很難獲得廣泛用戶,就是被投資人搞砸了。
創頭條:說說你對創業的理解。
智智:創業就是自己想變得更好,所以就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實際上除了一開始就有投資人大把撒錢,其余的都是苦逼得不能再苦逼,也都是非常有自己擔當的創業者。我覺得最偉大的創業者都是敢于學習敢于承認自己無知敢于改變自己的人。
創頭條:你覺得你是這樣的人嗎?
智智:我希望我是。
創頭條:“隨時健身”的未來愿景會是怎樣?
智智:前面說過了,希望最優秀的人,都在這里相遇,然后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健身房里,肉身相遇——畢竟,無論怎么在線,其實都是傍身,最終我們還是活在現實里的。
作者趙博思,首發創頭條(Ctoutiao.com)。本文純屬虛構,旨在進一步探討創業企業的產品和模式。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