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作者參加了騰訊眾創空間和騰訊創業聯合舉辦的創業CEO營銷培訓項目,下面是作者在課堂上分享的關于創業公司如何做好媒體公關的幾點心得和想法:
沒錢沒量,有錢也不一定有量。這就是現在的渠道現狀,而且單個用戶渠道成本正在不斷上漲,尤其是一些垂直類的應用,在大眾應用市場的成本更是居高不下。來自于應用市場編輯推薦和位置推薦的下載比重占全渠道來量比重正在下降,來自于用戶主動搜索的比重卻在不斷上升。因此更加凸顯應用本身品牌和口碑的力量和作用,而品牌和口碑的塑造,來源于公關策略是否有效。
創業者在創業早期,往往被將工作重心傾注在產品和技術層面,忽略了市場公關和品牌建設。因此在需要對外公關時候,對公關品牌理解不夠到位,臨時抱佛腳,投機式的心態去尋求媒體資源。對于大的媒體平臺,經常陷入”平臺能不能給發個稿子?“”平臺有什么好的資源位置“諸如此類的思維誤區。這樣做的后果,一是會喪失對平臺定位和平臺需求的核心理解,二是會丟掉以此建立屬于自己媒體傳播的核心方法論的機會。而這個方法論將決定我們創業者后續媒體公關的效力以及可持續性。
之所以強調CEO必須親自上前線,是因為除了CEO等少數核心創始團隊之外,很少有執行人員真正理解或者明白創業的初衷以及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對于創業所屬的行業、市場、用戶和產品本身,也很難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由此而出來的PR文章的功底會比較淺薄,很容易被判定為廣告行為而被媒體拒絕。
在騰訊創業上,我們經??吹椒浅:玫捻椖?,但是內容寫的非常糟糕,全篇80%-90%的內容都是在講產品功能,甚至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從應用市場或者其他的PPT截取圖片上來,文字少得可憐。因此,顯而易見,創業者把騰訊創業當做是廣告平臺了。我想是他們理解錯了,所以我們自己都時常發出遺憾惋惜的感嘆,為什么不能做好點呢?
平臺發展的早期,用戶是迅猛不斷的往平臺涌入,對于平臺的資源的引入和扶持,整個騰訊也是毫不吝惜。我們在騰訊微博開放平臺發展的中早期、在應用寶發展的中早期,無論是平臺本身,還是對于平臺上的開發者、創業者而言,都是非常鼎力的給予強大的支持。
作為平臺,我們是迫切希望看到能夠對平臺有深入理解并且能為此提出很好的合作方案的合作伙伴出現,我們都需要互相借力,共同成長。因此,那些能夠抓住平臺發展早期紅利的創業者,不僅從平臺拿到了海量的免費流量和用戶,而且在平臺上迅速就拉起了和競爭對手的壁壘,因為你在平臺上做的好,用戶首先就認可的是你的產品,平臺首先認可的也是你的產品,那么這無形會給你的競爭對手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
通常,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會把媒體當做一個發稿的渠道,但是我想說的是,作為騰訊創業而言,我們一再強調,我們不是媒體,我們是服務創業者,隸屬于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下面的單元組織。因此,凡是把我們當做是發稿、廣告、軟文渠道的創業者,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我們不僅會拒絕他的這種行為,同時他因此丟棄掉了騰訊網上海量的用戶資源以及騰訊科技匯聚的業界精英注意力資源。
公關工作和銷售、商務工作的思路是相同的,本質上講究的是互利共贏,協同發展。因此如何撬動一個非常牛逼的合作,在于你是否可以準確的抓住對合作伙伴的核心理解,對公關傳播的核心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相對成熟的合作方案。這并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簡單的工作也必然帶來不了任何實際的價值。
一個看得過去的合作方案是從何而來的呢?首先它離不開對合作伙伴的能力和訴求的深入分析;其次,也離不開對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訴求的一一解剖。如果雙方的能力和訴求能夠胡相匹配,那么一個簡單的初級合作方案就出來了。用語言簡單清晰、邏輯結構分明的告訴你的合作伙伴,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BP當中的內容其實是非常全面的,從行業現狀、市場規模、用戶痛點、產品定位、團隊背景、融資狀態這些要素當中,都可以任意搭配組合,形成一個很好的pr文章。接下來就是文章的組織結構,段落分段、小標題觀點提煉、邏輯結構可以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很多人都說創業公司沒有幾個人會寫pr文章,我們并不認同,關鍵在于創業者對待媒體公關的輕重態度。
作為創業者,寄希望于通過Pr文章吸引用戶關注,下載并且使用其產品和服務,這個初衷和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行業垂直的科技媒體,我們關注的更多是創業者的產品和服務是否會給業界帶來新的改變,新的影響,創業者對于這個行業、市場和用戶痛點是否有區別于其他的創業者或者傳統從業者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因此當創業者在分享和闡述觀點、見解、理解和判斷時,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適時呈現出來,我們是怎么把這個觀點、理解和判斷落地的,我們的產品是怎么切入的,我們是提供什么不同于其他人的服務時,我們能夠解決什么用戶痛點時,此時此刻,這篇文章,對于媒體來說有亮點,對于用戶來說,也值得嘗試。因此做好2B和2C的平衡,是寫好一篇優秀的PR文章的關鍵。
越多的媒體關注和曝光,就能獲得更大的注意力資源。這句話沒錯,但是如何獲得更多的媒體來關注或者報道一個項目呢。從騰訊創業的角度看,取決于創業者在首發和獨家消息媒介策略的選擇上。對于重大事件或者內容的發布,優先選擇更有影響力的媒體,而不是純粹的拼速度。在騰訊創業上被曝光后的項目,依次被其他媒體跟進曝光和報道的項目不在少數,這里的秘訣在于優質的媒體會給予項目良好的品牌背書,講項目的媒體勢能拉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接下來就是俯沖而下,覆蓋中小的長尾媒體。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媒體作為長期穩固的媒體合作伙伴,如果有重大的事件或者消息公布,首先與合作伙伴媒體溝通。
這里容易被創業者所忽略的細節,就是絕大部分創業者認為確認好媒體發布日就可以了。這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被騰訊創業曝光的項目,用戶反饋說找不到媒體說的那個產品,百度搜索也搜不到,商店也搜不到。這對于創業者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資源浪費。因此依照我們的經驗來看,創業者如果能夠在媒體曝光的那段小周期內,配合以市場、運營、渠道上的策略給予配合,那么將極大的提高用戶下載、激活、注冊、下單的轉化率。
思達派轉載自作者公眾號“我這一輩子”,作者sam就職于騰訊創業,本文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