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宿經濟看似“紅火”的現象,讓許多投資人進入這一行業,這其中,有情懷驅動的媒體人和設計師,有線上OTA,有地產開發商,還有要打造美麗鄉村的政府。求熱求快使得民宿喪失個性化和文化底蘊,“千家一面”的同質化初露端倪。復制的目的就是想快點賺錢,沒有細節的斟酌,也沒有個性化,這兩年,新建的民宿看上去全是舊木材、土胚房、鵝卵石,有些大同小異。
而就在前兩天,就有專業的從業人士表示,95%的民宿處在虧損狀態,并且由于數量瘋漲、政策不明等種種因素,這個行業將是一個“死胡同”。
到底哪些民宿在虧損?
什么是民宿?估計回答這個問題有點困難,因為民宿發展到今天,它已經很難再用一個簡單概念去界定。
一些美麗鄉村的民房可以改建成民宿,西湖邊的特色小旅店叫民宿,莫干山高大上的野奢酒店也叫民宿。那么,什么才是最初的、最本真的民宿呢?
在百度百科上,民宿的定義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或者閑置房屋,結合當地人文、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但在國內,民宿的發展卻有意無意走上了另一條道路。而這條道路的延伸,莫干山毫無疑問是關鍵主角。
十年前,莫干山洋家樂的野奢酒店、設計師酒店出現后,恰到好處地地滿足了政府、投資者、參與者等多方面的利益需求。自此,“莫干山模式”開始成為國內民宿發展的樣板,各種打著民宿旗號的野奢酒店、精品酒店、客棧開始大行其道。
可以說,莫干山讓“民宿”的概念發揚光大,但也錯誤地重新定義了民宿。
進入門檻低 民宿業冷暖不一
中投顧問《2016-2020年中國民宿行業深度調研及投 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0至2015年間,各地民宿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尤其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民宿數量更是幾何式增長。據西湖風景名勝區民宿行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12月,西湖景區內的民宿已達到165家,比2010年6月底的41家翻了3倍多。同樣,在廈門,民宿由2006年的13家擴展到2015年的1800多家。
但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以大理、麗江、莫干山等為代表的區域性民宿集中發展,部分地區已經接近飽和。以莫干山為例,據當地人士透露,民宿數量已經突破600家,以至于當地政府開始嚴格管控民宿發展,提高前置許可門檻,在土地出讓上有所管控,以防止民宿發展過熱。
前期投資巨大、租金快速上漲以及同質化競爭使得民宿產業利潤趨薄。以前一年幾萬塊錢的租金這幾年間漲到數十萬元,改造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兩三百萬元只能改造四五個房間。加上淡旺季,如果不上規模,單體已經很難賺錢。
據調查了解,民宿入住率呈現冷熱不一。一些名聲在外的民宿一房難訂,預訂都排滿了日程,而一般民宿則入住率不足50%,雙休日還有些客人,工作日幾乎無人光顧。
偽民宿倒閉,真民宿春天才會來
民宿的定義中,除了鄉村閑置房屋、結合當地人文環境、鄉野住宿等核心詞外,還有一句關鍵的話:它能讓人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并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
這句話其實給我們一個提示,即民宿不僅是住宿的場所,更是一種有別于以往生活的體驗。換言之,民宿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
什么是生活方式?粗淺地從字面理解,那就不能只是睡覺,哪怕是在漂亮房子里睡覺。
而是要包含了正常的休閑娛樂活動,乃至生產勞動。比如,游客住下來之后,可以參與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去,體驗當地風俗人情,孩子們可以在大自然中接受戶外教育等等。
但我們現在的許多所謂民宿,大多都只是一個個性的住宿空間,除了出門看風景,就是回到房間發呆。不嚴肅地說:這些民宿的房間連優衣庫的更衣室大都沒有,拿什么談生活方式?
所以,那些虧損或者倒閉掉的民宿,大多是沒有內容、沒有服務、沒有溫度、沒有休閑配套,妄圖利用一個新穎的建筑外觀,外加一篇渲染情懷的網文就想“基業長青”的“偽民宿”。
這些民宿虧損倒閉的根本原因,不是行業進入者太多,不是政府政策不明,甚至不是經營者本身素質不夠,相反,恰恰它們是違背了民宿作為休閑消費的屬性。出發點錯了,后面如何去糾偏?
從這個角度而言,大批“偽民宿”的虧損甚至倒閉,不僅不能代表這個即將壽終正寢,相反還意味著行業的混沌正在散去,春天即將來臨。
畢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民宿幾乎可以視為剛需。
休閑方式才是民宿的“大褲衩”
潮水褪去,能看到誰沒穿褲衩,但也能看到誰穿了褲衩。?在大批民宿虧損倒閉時,我們也發現行業的一些新景象。
比如莫干山的民宿標桿——裸心谷,如今正在悄悄轉型。如果說之前它是以野奢酒店的設計成名的話,現在則是逐漸淡化住宿概念,其官網以及宣傳冊上,更多體現的是高爾夫、馬術、農場、陶藝、親子游樂等休閑概念。
比如著名的佤山秘境精品生態酒店,如今改名西盟秘境佤寨稻田莊園。由酒店更名為莊園,突出稻田概念,也體現了這家著名稻田酒店對于休閑生活方式這一概念的重視和強化。
再比如,去年年底發布的如家小鎮品牌,也沒有過分強調自己住宿的功能和優勢,而同樣把重點放在了旅游目的地打造,即綜合生活休閑方式的理念上來。
如此種種,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和新生勢力,已經開始進行民宿本質屬性——休閑生活方式的轉型和回歸。此時的民宿,或者增加了一系列休閑配套,轉型成為一個鄉村休閑綜合體。或者干脆放下身段,成為一個綜合體中的住宿配套。
讓一滴水不干涸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它融入大海。那么,這種融入到鄉村休閑綜合體生態中的民宿狀態,也將是民宿保持自己生命力和價值的上上之選。
內容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系我們刪除
“北大創業—優客工場”,在海龍大廈11層推出第一個聯合品牌空間。將北京大學眾多的國家級實驗室、科研團隊、國際技術轉移渠道,和知名校友、創新創業導師、“北大創業慕課”等優質資源導入“優客工場”,在進一步豐富“優客工場”的社區生態的同時,也為北大師生校友提供高品質的眾創空間。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全流程的金融服務,為國際技術轉移項目建設大配套的實施基地。
入孵申請bp請發至pkuincubator@pkustar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