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外賣傭金上漲,部分餐飲商家退出了美團點評的網絡外賣平臺。
某快餐店在央視財經的節目中表示,他們起初與美團外賣合作時傭金為售價的15%,此后上調至18%,從2018年11月開始又要上調到22%,再加上人力、房租等成本,他們已經感到難以負擔。另一家小吃店則表示,他們的外賣傭金也有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的利潤一般為30%至40%,相當于被美團拿掉了超過一半的利潤。部分商家表示,考慮嘗試安排自己的騎手送外賣。
對此,美團外賣的工作人員表示,提高傭金主要是因為公司運營成本以及人工費用增加,至于有商家退出平臺,一方面是由于店鋪轉讓以及合同到期,另外就是一些商家本身競爭力不強,退出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據此前媒體報道,在拓展市場階段,許多商家入駐外賣平臺都是免費的,用戶和商家還能拿到平臺的補貼。從2016年開始,美團逐步收取傭金,而且傭金陸續從5%到10%甚至超過20%,一直在漲。此外,花錢購買點擊量更高的靠前位置的“競價排名”,也讓商家十分困擾。近日有消費者注意到,部分餐廳下架或提高配送和包裝費用。
美團在2018年10月的組織架構升級后,涵蓋了網約車、共享單車、閃送等服務,但餐飲外賣仍然是其業務重心。
財報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團點評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97.2%。其中,餐飲外賣作為美團最核心的兩大業務板塊及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三季度營業收入111.72億元,同比增長84.8%,占美團當季度總營收的比重從此前的62.5%下降至約58.6%,相當于競爭對手餓了么三季度營收的2.2倍。到店、酒店及旅游服務營收44.36億元,占比23.3%;新業務及其他收入34.68億元,占比18.1%。
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之所以得以迅速增長,主要還是得益于背后日益增長的商家和用戶數量,而這也是衡量一家平臺型互聯網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
根據美團在Q3財報中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用戶總數從2.9億人增長30.3%至3.8億人,平臺年度活躍商家總數由380萬增長至550萬家,增幅達到44.3%;交易總金額也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40%。得益于運營效率提高、訂單密度提升和智能調度系統帶來的配送人工成本下降,美團2018年第三季度實現毛利19億元,增幅高達287.3%,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7.9%上升至16.6%。
此前,為了提高商家的黏性和活躍度,美團除了為其提供米面糧油、酒、餐具、紙巾、打印機等物品,還提供財務對賬、經營分析、商品管理、用戶評價等服務。

(文︱AI財經社 高珮莙 編︱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