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這一系列的新政策,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升級,而企業級服務提供商也坐上了時代的順風車,開始了殺伐逐鹿、搶奪市場的新征程。“站在時代的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形象地概括了企業級業務的火熱程度。
2017年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尤其是企業級SaaS市場,似乎變得“后勁不足”,不管是投資者還是用戶,都變得更加理性。于是,很多人開始質疑: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空間是否真的足夠大?大多數企業很難實現上億美金營收目標,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永遠是“小而美”,無法真正出現“獨角獸”?
如今新生的B2B企業如雨后春筍,許多老牌企業服務廠商也在努力尋求轉型,以應對新時代的變化,并且BAT巨頭紛紛加入,企業服務市場的混戰競爭早已拉開帷幕。三只象CEO陳鷺明表示,要想在這場“混戰”中取得成功,需要了解B2B的本質,了解客戶的屬性,增強客戶對企業的黏性,如此才能留住客戶,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用戶有需求,企業級服務就會永遠有市場。對于企業級服務提供商來說, 一個健康的To B項目,每年銷售額度會有2-3倍的增長,雖然不會像To C項目那樣一年增長幾十倍,但由于用戶黏性高,可以持續收費。隨著公司的發展,所帶來的銷售額不可小覷。三只象陳鷺明認為,企業級服務市場空間足夠龐大,但需要做企業服務的團隊,都要有足夠的耐心,持續性地跟進服務。
在To C領域,如果你對做的東西足夠熱愛,就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產品經理。但在To B領域,面對的是企業客戶,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企業員工在不同工作狀態下對產品的使用,而且要對接企業內部各種流程。這不是一兩天就能積累出來,也不是一兩天就能開發出來的。
因此,To B的發展相比To C業務肯定會更難。因為企業級服務涉及復雜的業務流程,企業應用的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周全,并且不同的企業或者行業有自己的特點,要完全滿足用戶需求,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正是因為難,所以它才是用戶的痛點。這就需要企業級服務供應商有更多的耐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陳鷺明表示,對于企業級服務提供商來說,大家更需要注重的是應用場景,換句話說就是產品本身比技術重要,在定義產品的時候更要考慮你的客戶和應用場景,考慮用戶體驗。在產品和銷售、服務中,大家要更注重服務。當然它們是缺一不可的。企業級服務提供商不僅僅是要賣產品,更要需要了解B2B的本質,關注銷售和服務,滿足企業更多個性化的需求。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