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幫助了上百個企業家、創始人在內的初創企業,我強烈的相信創業者的整體素質在不斷提升,但我仍舊驚訝的看到,創業者會經常犯同樣的錯誤。我不能告訴你如何開始建立一家創業企業,但我可以幫助你避免運營初創企業時常犯的錯誤。以下是我的9個建議:
簡單粗暴地說:數據——無論是用戶使用(或者不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數據——就是你的一切!
不分析用戶數據的創業,就等于在黑暗中開著一輛沒有剎車的法拉利。不!行!
如果你還沒有設置好數據分析堆棧,請確保它成為你明天的第一優先級,把它當成初創公司最重要的KPI。
基于事件的數據追蹤能夠幫助你和你的創業團隊隨著時間地積累,更好地了解用戶行為。專注在網站和 app 最重要的操作事件上面,確保從頭至尾都有數據追蹤。
當數據開始涌入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將精力專注在下降幅度最大的那一點上,解決好流失問題。
這就是說,你需要對流失的環節進行優化,也就是離開的用戶占比例最高的那一部分,解決它就能夠有更高的勝算。
除了上面所說的用戶流失問題,我們來快速分享一些關于用戶留存的經驗。在我遇到的大多數創業者當中,這是最常見的被高估的問題。
提一個問題:
在 100 萬用戶訪問,和 100 個付費用戶之間,你會傾向哪一邊?
但愿你選后一個。因為對你的公司整體來說那意味著更多。訪問量被我們稱之為虛名指標 (vanity metric),并不說明任何事,也不會幫你支付公司賬單。
那為什么如此多創業者只是關注獲得用戶和市場推廣呢?請首先優化產品,獲得一個高留存的小規模用戶群體,接著再去擴大產品規模,打造下一個大熱門。找到用戶操作模式上的不同之處,這才是區別不同創業者之間水平高低的關鍵。
說實話,很可能這是最困難的一點,所以這件事也就更加重要。對于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把它做為每周的常規工作來做,而那些持續在做的團隊,始終都在進步。
做試驗的重要性不需要再強調了,無論是簡單的 A/B 測試,還是很細節的定價策略,請始終變化你的測試點。大部分創業公司靠的是快速迭代,你不能只是在討論和思考如何獲得新用戶上浪費時間。
如果你沒有在做任何測試,那么你就沒有在學習。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業務規模化的有效渠道,恭喜你,你做了件很棒的事情。現在可以將所有時間和資金加倍投入在這一渠道上了,對嗎?這只對了一半??
的確,你應該將一部分錢加倍投入,但你永遠不應該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你不希望只是靠 SEO,因為一旦 Google 調整算法你就馬上倒霉。所以你應該始終保持至少兩至三個獲取用戶的高效途經。當一個渠道變得不那么有效時,即刻開始發揮創造力,找到新的途經。
確保至少一個渠道是由你控制的,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可能會是你自己的內容營銷博客,或者是自己的 Instagram 賬戶。
產品業務增長很可能對于每一個創業公司來說都是最困難的。所以增長應該是融入創業企業的 DNA ,成為整個公司的第一優先級,而不僅僅是營銷和相關增長部門的責任。
以周為基點,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到公司的業務增長中來。
金錢是唯一評估你的公司是否能夠長期可持續的標準。我見過許多只專注在用戶增長上的創業公司。當然,你可能會發展成一只獨角獸,不需要擔心短期的商業模式。但是這種情況只發生在極少數幸運者身上,所以,請你從創業第一天就準備好商業模式。
讓用戶付費并不是犯罪。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足夠好,讓用戶的生活更便捷、更有趣,他們很愿意掏錢。如果你的用戶不希望付錢,可能你的目標受眾挑錯了。
許多新創公司將用戶群發展出了可觀的規模,因為他們了解一流顧客支持服務的價值。可能現在提這條建議有些太簡單了,但不幸的是對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并非如此。
即便你是一家處于激烈競爭市場中的新創公司,客戶支持服務仍舊可以成為戰勝對手的一個長期戰術。將你的顧客始終放在第一位。就是這樣。
每當我見到創業者時,都會問他們企業(產品、服務)發展怎么樣。這么多年下來,我發現只有最聰明的創業者會對這個問題誠實而嚴肅的作答。他們拋出銷售曲線,闡明他們的挑戰讓我參與思考,給了我機會讓我幫助他們。
也許對創業者而言,假裝事情進展比實際的要好可能很有必要,但不要撒謊。我我從來都不明白為什么某些創業者堅決不分享所面臨的挑戰,或者一直告訴你說他們發展得有多么好。
從古至今沒有一家公司不會遇到挑戰,成功需要艱苦工作、時間和毅力。尋求幫助和建議不是什么難為情的事情。
原文來自 Medium,作者 Bas Prass 是一位 Growth Hacker。本文由虎嗅編譯。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略作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