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看電影,想必大家去看電影都有這樣的煩惱,排隊人多的看電影的興趣都沒得了,買票選位置了,要不是場次已滿,要不是就是全是角落里零散的位置,瞬間感受到了社會的惡意。坐下來開始看了,卻又是醬紫的↓觀影過程中總是有人這么“煞風景”
于是。。。很多朋友不約而同的開始選擇私人影院,約上三五好友,一家幾口,這樣新興的不局限于放映的私人影院,提煉出觀影元素,更多的是服務于商務、約會、聚會等目標人群,以包小時,賣服務和餐飲的方式盈利,發展空間有更多想象力。不過這樣的影院同樣面臨供片合法性的問題。影城和院線的經營都需要牌照,這樣的私人影院目前的經營還是打擦邊球,存在不能和影院同時播出當季影片等問題,且片源多為國外影片,多數供片機構并不明確等一系列的問題。
而就是這樣看起來缺少經營規范的影音放映娛樂場所,在短短幾年間開始活躍在中國各線城市。有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全國私人影院更是超過6000家,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這也就不難理解在年初的娛樂資本論產業年會上,博納總裁于冬大為感嘆國產影院的生存境遇,大有私人影院“農村包圍城市”之事態。
“我們有7000多個電影院,但在電影院周邊營業性的洗腳屋、桑拿浴、公共場所的播放點,包括還有一些私人影院,能夠放投影的有80萬個網點,這簡直是汪洋大海。我不知道私人影院怎么申請的牌照,還能賣票,有的是免費播,有的是售票播。”
缺版權、沒執照的私人影院,為何看起來比正規影院還要風生水起?這種形態未來能否與電影院抗爭一二?
院線牌照的發放近乎苛刻,私人影院形態眾多
作為大眾泛娛樂消費場所,私人影院這種業態更適合在中小城市發展。目前私人影院運營最好的三個城市是成都、長沙和上海,因為大家有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而像北京深圳這些城市,大家普遍都忙。根據小編總結,這些私人影院具備一些特點:
1、 多半不賣影票,而是像KTV一樣收取包房費:價格在59-598元每場電影不等,具體價格視包間主題和容納人數而定;
2 、跨界經營,名稱花樣百出:由于私人影院無法獲得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往往注冊為水吧、咖啡廳、酒店、餐飲公司,提供“多元化服務”:觀影提供小食酒水,兼具足療、KTV、VR游戲、網咖功能,仿佛娛樂轟趴館;“私人影院”“影咖”是最平常的說法,除此之外還有“微影院”、“放映室”、“視聽館”、“私影”等,而暴風集團直營的私人影院BFC,更是起了一個高大上的“超感影音體驗中心”的名字。兩個人花一兩百塊錢,享受私密觀影的同時還能上網打桌球玩游戲,這不就是傳統院線一直希望做的“消費場景”么?
3 、版權情況參差不齊:一些商家聲稱“都是最新的電影,咱們這邊把最新電影拷到U盤上,院線這周上的下周就能看到”;也有的則聲稱版權來自正規渠道。
不過私人影院的片子都沒有達到與院線電影同步,下線很久的國產老片和海外電影是片源主流。一些經營者具備一定的版權意識,“同步是不可能的”,近三年,院線牌照的發放近乎苛刻,門檻也就提高了。
4、在放映類型上,私人影院=微幕影院≈商業家庭影院:多為投影儀放映而非正常的院線影院銀幕,因此畫質往往不值得期待,不過私密性強是私人影院相較于普通影院,甚至高端影院的優勢,在點評網站上,多數顧客對于私人影院的評價都是“環境好”、“裝修新”、“適合約會”。
在線視頻網站和影投公司入局能把正版高端范兒做起來么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線視頻網站悄然入局私人影院。去年,暴風影音開在三里屯 SOHO 的 BFC 私人影院旗艦店正式投入運營,愛奇藝入股的“一起看微影院”也在全國遍地開花,本身就擁有海量正版片源,是在線視頻網站將觸角伸向線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直接投資院線影院顯然成本過重,而私人影院是很好的選擇。
兩者不同的是,暴風影音走的是高端直營路線,主打優質品牌感和觀影體驗,因此目前門店開得較少,僅在開封、廣州等城市有分店。杜比全景聲音效覆蓋影廳,4D影廳動感沙發,同時擁有暴風影音自創的集成播放服務器,連衛生間都是高科技的。
據影院負責人介紹,影院單設計就耗資百萬,這也導致其定價高昂:2人廳598元、4人廳858元、6人廳1188元。
愛奇藝則選擇入股了來自廣州的一起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一起看微影院的官網上,承諾“為加盟店業主提供愛奇藝線上同步的最新最全的電影片源,片源加介質為藍光畫質+杜比音效”。不過加盟的模式,也導致了大量擴張門店不規范經營的存在。
與此同時,一些正規院線也開始向高端私人影院拓展業務。比如在2016年,耀萊旗下的耀萊尊榮影城在北京國貿CBD開業,18個放映廳分別能容納2-7人觀影,會員制服務價格不菲,但顧客可以享受到私人化的高端觀影服務,“包括鮮花、甜點、紅酒等商品均可根據消費者需求提前安排”。
同樣布局高端私人影院的還有華誼,去年11月盛大開幕的“華誼兄弟電影匯”,據介紹為“融合電影放映、高端餐飲、私人定制服務于一身的全新奢享式影院”,通過會員制提供專屬、私密的管家式定制服務。
這些本身就經營影院的公司拓展私影業務,好處在于其可以同步上映院線電影,經營正規,不過價格上相比其他私人影院沒有優勢,動輒萬元的會員費門檻令普通人望而卻步。
高端院線由于前期投入成本遠比普通影院高,因此遭遇盈利困難的窘境。高端私人影院在國內的市場前景尚未明朗,可能更多源于定位不清,價格高企,試想能夠享受上千甚至上萬元觀影的受眾,完全有能力在家享受家庭影院的視聽效果,何必頂著霧霾天跑出門還面臨堵車風險?
政策尚未出臺,私人影院未來在哪里
那么,價格更接地氣的大眾私人影院未來在哪里?其實私人影院未嘗不是一種互聯網內容走向線下的合適渠道,只是這一切目前仍處于政策迷霧之下。
“聽說今年廣電會采取措施監管”,一些從業者表示期待行業逐漸規范化,就像前幾年,文化部與行業協會推進網吧服務環境分級評定、年審換證等工作,把網吧從灰色地帶拉向光明,隨后整個行業攀著電競的高枝高調復蘇。未來隨著私人影院的不斷擴張與洗牌,以及更多大公司的入局,是否能夠倒逼政策出臺?未來院線牌照或許不在是難題?也許我們還需要持續觀望。
北大創業孵化器是以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為核心股東之一的國內高校建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集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孵化輔導、創業金融服務于一體,成為了服務、互助與鏈接各類社會資源的重要陣地。我們的理念是創新創意并重,服務于以技術與創意為驅動的創新型企業。消費升級、大健康、深科技是北大創業孵化器的主要服務領域。北大創業孵化器依托5000萬種子基金、8億元創投基金、12億元并購基金為創業團隊提供資金支持。
“北大創業—優客工場”,在海龍大廈11層推出第一個聯合品牌空間。將北京大學眾多的國家級實驗室、科研團隊、國際技術轉移渠道,和知名校友、創新創業導師、“北大創業慕課”等優質資源導入“優客工場”,在進一步豐富“優客工場”的社區生態的同時,也為北大師生校友提供高品質的眾創空間。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全流程的金融服務,為國際技術轉移項目建設大配套的實施基地。
入孵申請bp請發至pkuincubator@pkustar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