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二把刀

截至2017年1月24日,備受矚目的網綜《奇葩大會》上線4日,播放量共計3314萬(骨朵數據)。作為《奇葩說》的衍生IP,米未傳媒在2017年的首個“大項目”似乎并未成為流量的爆款,畢竟當前的網綜爆款的標準之一就是單期播放量破億——當然,播放量數據并不一定影響這檔節目的商業價值,但毫無疑問,在2016年屢受質疑的網綜頭部創業者的米未傳媒,在2017年的首炮似乎并沒有成為聚光燈的“焦點”。
讀娛君在之前的年度盤點文章中,曾經提出過綜藝市場并非創業者的“天堂”,因為這一市場雖然近年保守矚目,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卻堪稱一般;不僅能夠成功實現IPO的公司寥寥,即使強大如燦星者,似乎估值也就停留在50億——這個數字,和電影、電視公司的市值(估值)動輒破百億相比,遜色不少。但這絕非資本市場對綜藝的認可度低,只是以綜藝為主的公司的業績很難撐得起百億市值。
受挫多元發展的米未傳媒
《奇葩來了》撐得住米未的頭部定位嗎?
作為2017年開年首檔具有爆款品相的網綜,《奇葩大會》不僅有“馬曉康”的黃金組合回歸,更有何炅的強勢加盟,組成了全新的會說話的強勢主持團;而從嘉賓的選擇上更是頗具考量。除了正常的奇葩選手之外,更有廟堂之高的李開復的壓軸,更有非主流的劉梓晨,還有打醬油的谷大白話。當然,首期節目可以看出這檔節目的“全面升級“,攝影棚就比《奇葩說》時代大了不少,而且除了四大男主播”何馬曉康”之外,更有《奇葩說》的選手們的大薈萃...


但從首期的表現來看,除了攝影棚的“大”是亮點,以上三點似乎都治愈了《奇葩大會》的完整程度。
首先,之前“馬曉康”的金三角結構被打破了。何炅有點兒要取代馬東的“隱形主持”的位置,而不知道是現場錄制的問題還是剪輯的問題,高曉松馬東和蔡康永雖然還保留了一些所謂的金句,但整體來看,四大男神的默契度和配合度不夠——也可能是為了控制節目的節奏和三觀,何炅作為主控嘉賓的掌控度其實是夠的,只是何炅老師和“奇葩”這兩個字的距離似乎是靈魂上的不搭吧。

其次,作為大咖出現的嘉賓表現都相當的無趣。不知道是不是首期節目故意露怯,又或者是為了交情露個臉,又或者只追下人工智能的熱點,整個節目看下來,不僅遠離“奇葩來了”這個節目主題,更和米未對外宣稱的將成為“獨立IP”不搭…如果真要搞獨立IP,完全可以叫“米未脫口秀”嘛!
何為獨立IP?應該是具有原創意味的,就這個獨立二字而言,2016年米未傳媒在奇葩說之外作為三檔獨立IP綜藝,分為是《黑白星球》《拜拜了肉肉》《飯局的誘惑》。



《黑白星球》是米未傳媒典型的撲街網綜,這檔網綜驗證了米未傳媒作為網綜頭部創業者,離開馬東之外的創造力和受歡迎程度都是被打疑問的。所以《飯局的誘惑》和《拜拜了肉肉》仍然是馬東親自上陣,不僅延續花式廣告植入,更是和吳宗憲等完了把非正?!皽p肥”的行為綜藝藝術。
猶如之前讀娛君對米未這三大網綜的追蹤報道,這三檔網綜雖然都有創新的地方,但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米未的試驗之作,作為合作方的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方面不知道會如何看待這三檔網綜,但從整體的傳播來看,應該說是并非完全的滿意吧。
隨著《奇葩大會》的開播,和《火星情報局2》的收官,所謂“網綜頭部內容”的說法又被傳播了一輪。但就2016年的整體表現來看,如果說成立之初的米未是僅有的一個網綜頭部玩家,那么2017年來看,米未僅僅是這個頭部陣容中的一員罷了。
20億估值還撐得住嗎?
和燦星差了好幾個銀河酷娛的米未還要融資嗎?
首期《奇葩大會》的壓軸嘉賓(絕非選手)李開復,是社交媒體絕對的大V,也是以青年導師、知名投資人聞名的李開復。而李開復也是米未傳媒成立之初的早起投資機構創新工場的創始人。
—2015年9月16日,米未傳媒成立。成立之初就完成了PreA輪融資,由李開復領導的創新工場領投、娛樂工場跟投。
—2016年2月24日,米未傳媒正式對外發布獲得A輪融資,投資方為基石資本,本輪估值20億,成立5個月估值翻數倍。
到了2017年,米未傳媒的估值是比20億高了還是比20億低了?讀娛君認為,估值這件事兒是很難量化的,和每個投資人對于未來的期許和現狀認可是有關的。但具體到米未傳媒,讀娛君認為經過2016年的網綜大爆發后,整體估值有可能比之前的20億要降低了不少。
讀娛君用的方法是類比法,可以拿綜藝頭部內容市場絕對的王者燦星為例,來估算下米未的估值還有沒有20個億。
燦星作為隨綜藝爆發而成長的公司,在整個綜藝市場頗具競爭力,其估值也因為一系列的資本操作而逐漸被認知。
——在米未傳媒A輪融資之后不久,浙富控股以4.58億元的價格出售燦星的關聯公司夢響強音20%股權,這檔交易中透露,各方對燦星的市值預估在50億左右,據悉因為《中國好聲音》商標的旁落,這一估值還有所回落。
在整個綜藝頭部內容生產上,市場還沒有誕生比燦星更優質的制作公司,燦星制作的綜藝節目包括:《中國好聲音》(更名《中國新歌聲》)、《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了不起的挑戰》(更名《我們的挑戰》)、《蒙面歌王》(更名《蒙面唱將》、《金星秀》…其中僅《中國新歌曲》一季的冠名費就高達5個億,而燦星2016年的盈利據悉高達7個億以上。
如果拿燦星和米未來類比,米未大概是燦星的幾分之幾?當然,支持米未的可以說米未聚焦網綜,且有相當多的奇葩說選手作為藝人經營,雖然綜藝沒做出來,但音頻節目相當不錯;但燦星也不僅是有綜藝,背靠華人文化,不僅藝人經紀玩的不錯,更是擁有TVB的版權在手——所以,如果認為米未創造的價值是流量是燦星的一半,那么20億的估值是撐得住的。但目前來看,米未并沒有表現出如此強大的制作能力。
在最新的對外宣傳中,米未說要把《奇葩大會》打造成獨立IP,并且將進軍短視頻等領域。有行業內大V“冷眼看電視”認為《奇葩大會》和《奇葩說》可以成為奇葩“系列產品”——這個邏輯大有問題,如果是奇葩系列綜藝,何談獨立IP?既然是系列,正確的描述大概是基于“奇葩說“的IP衍生吧?
當然,揪字眼的意義不大。但就米未傳媒這一輪的傳播來看,不知道是不是啟動B輪融資了?所以先有李開復壓軸在先,后有獨立IP熱炒在后。但就如讀娛君所說的,米未傳媒離燦星的距離,隔了好幾個銀河酷娛。
銀河酷娛也是風頭很盛的一家所謂“頭部內容而生”的公司,以《火星情報局》為拳頭產品,要打造火星系列IP… 這說法和米未曾經很像,當然,所有風口上的說法也都大同小異。但真正想要成就IP的大商業價值,可能并不會如此的美好,不然以《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超級網綜早已經席卷所謂的頭部內容市場,以衍生塑造大市場了。但回到現實,讀娛君認為以綜藝成就百億市值公司或者大市場的幾乎沒有。
或許,網綜能夠塑造,但曾經的綜藝電影的回落也告訴所有玩家,通吃的前提是專業和創新,以及誰也捉摸不透的運氣吧。
*本文為讀娛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8-26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領跑兒童暑期檔,奇巴布做了這些事情 》的文章
2022-08-15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Pico成為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的文章
2022-08-03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斗破蒼穹年番》熱度登頂,動畫之于“大閱文”意味著什么? 》的文章
2022-07-22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抖音牽手愛奇藝,長短視頻的協作時代要來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