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運營,需要運營資源,好產品是靠運營出來的。不投入運營資源,期望通過零運營的方式,獲得產品成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這時,就要思考一個問題,進行產品運營,需要哪些資源?
本文作者白崎認為,運營資源可以分為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其中內部資源指錢和人,而外部資源包括一切可以利用,并且有助于產品總目標實現的資源。
下面我們詳細介紹產品運營的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
① 錢。
運營其實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工作,別指望從天上掉下來千萬量級的用戶,做人千萬不能太貪心。
網上流傳的《XX總監告訴你:如何不花一分錢做火產品》這類文章只會教壞老板們,回頭跟你講“你看看人家公司的運營,一分錢不花做到了這么好的效果,你們為什么做不到?”
所謂不花錢的背后其實都有隱性不透明的錢,比如找微博大號、自媒體發稿、找水軍這三種線上傳播用得最普遍的方式,都是不能公開對外說的,索性就說一分錢沒花,故作高深。
錢對于運營來說有兩大意義:
第一,有錢你才敢招人,招有經驗的人。
第二,有錢你才敢任性地做推廣。
不管是鋪渠道,還是做運營活動,錢決定了能做到多大程度,不管怎么努力做都會最終遇到這個瓶頸。有多少創業公司在如日中天的時候資金鏈斷掉,突然就運營不下去的。
② 人。
有的老板喜歡講:別跟我談錢,我只要砸錢就能搞定的事,還要你干嘛。
不是所有人都會花錢。花在哪兒?怎么花?同樣給100萬的預算,有經驗的運營人和沒經驗的外行人,做出的必然是不同的效果。
白崎認為運營的高級階段,是一種敏感而理性的判斷能力,知道怎樣做會帶來最大的效益。
人對運營來說也有兩大意義:
第一是,智力資源,知道事情該怎么做。
第二是,時間,能夠一步一步去積累。
以滴滴打車為例,背后有多少線下運營人員給全市的出租車司機裝軟件,教會他們怎么用,完全是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在北京這種城市至少得1000個線下運營,面對競爭對手以同樣的方式在開展,他們需要和時間賽跑。
① 兄弟產品線。
在大公司里,都會有老產品帶新產品的傳統,在外界看來就是一個產品矩陣。
比如搜狗輸入法牛逼了,就可以給搜狗瀏覽器、搜狗搜索導入新用戶,搜狗輸入法對于搜狗公司就是一個火車頭的作用,后面拉上一群車廂就成一輛高速發展的列車。還有QQ系、百度系、360系、金山系、網易系等等,這些公司里的新產品上線,都可以借助于已有一定用戶規模的兄弟產品線幫忙。
② 圈內人脈關系。
互聯網圈其實很小,大家跳來跳去,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些資源,你幫我個忙,下次我再幫你,大家都能完成目標,皆大歡喜。當你真的缺資源的時候,試試出去刷臉吧。
③ 媒體資源。
雖然新浪一直鼓吹微博的出現讓每個人都可以快速發聲,但事實是話語權還是在媒體手中。每個人可以發聲,不代表每個人說的話都可以被上億人聽到。
⑤ 關鍵意見領袖(KOL)。
每次談到KOL我都要提知乎。知乎發展初期,種子用戶就是靠李開復、雷軍等大V站臺,通過邀請制的方式聚集了一批高質量問答用戶,你說這是不是知乎初期最重要的運營資源?
⑥ 政府、運營商等。
有一類面向學校的產品,只要搞定教育主管部門,基本就能全覆蓋所有學校。有些市場,摸清楚內在的機制后,只要集中力量把水龍頭搞定,自然水到渠成。政府、運營商都屬于這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