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精神,真實反映和全面掌握成都市
互聯網整體發展水平,12月17日,由中共成都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成都市移動互聯網協會、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等單位聯合編制的《2017年成都市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成都市網民規模達1081.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7.4%。互聯網模式不斷創新、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務線上化步伐加快,成為網民規模增長推動力。
網民規模呈持續平穩增長態勢
手機上網占比達99.2%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市網民規模達1081.0萬人,較2016年增長了70.7萬人,年增長率為7.0%。2017年成都市
互聯網普及率達67.4%,高出全國55.8%的互聯網普及率近12個百分點,較2016年同期增長超過3個百分點。成都市網民規模與互聯網普及率呈持續平穩增長態勢。其中,手機網民占比超99%,上網時長持續穩定增長。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成都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數量最多,比例達到99.2%,較2016年增長3.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7.5%)1.7個百分點。85.4%的成都網民選擇在家上網,較2016年略有下降。36.7%的成都網民選擇在單位上網,較2016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
同時,2017年成都市網民平均每人每周上網時長為28.9小時,比2016年的28.8小時增加了0.1個小時,且在2013-2017年間呈持續增長并趨于穩定的態勢。
成都網民上網時長的增加,表明了成都網民和互聯網之間的黏性不斷增強。
互聯網應用使用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映射出新經濟產業發展優勢
在基礎應用、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網絡娛樂四大類應用的使用上,成都市網民的用戶使用率大部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網絡社交、網絡購物、旅行預訂、網上支付、互聯網理財、網絡游戲等細分互聯網應用的成都網民使用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個以上百分點。
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新聞、網絡視頻……互聯網應用使用率居前。《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即時通信類應用成都網民使用率為92.7%,較2016年的87.5%上升5.2個百分點,是唯一一個成都網民使用率超過90%的細分類別;搜索引擎類應用成都網民使用率為82.3%,較2016年的83.9%降低1.6個百分點;網絡新聞類應用成都網民使用率為80.6%,較2016年的82.0%降低1.4個百分點;網絡視頻類應用成都網民使用率為79.1%,較2016年的83.8%降低4.7個百分點。
互聯網應用多為新經濟產業,這也映射出我市新經濟產業發展所呈現的優勢。
數字經濟繁榮發展
“互聯網+”進一步深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成都聚集互聯網企業達3100余家,2017年成都互聯網產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各項關鍵指標均呈現出大幅增長趨勢。
從企業經營概況來看,成都互聯網領域創新創業活躍,企業以創業型企業為主,項目前期以產品研發、用戶培育等投入性業務為主。
從產業結構來看,對產品相對成熟、具有一定競爭優勢且2017年營業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939家互聯網企業進行統計,營業收入環比增幅的中位數為15.5%。營收同比增長的企業占比為57.5%,較2016年增長了14.6個百分點。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2017年, 成都“互聯網+”(主要涉及醫療健康、物流、教育、金融、旅游等領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1.3億元,較2016年增長38.4%。
其中,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是成都“互聯網+”發展較為深入的領域,在線問診、醫藥電商、醫生助手、基因檢測、智能醫療器械、互聯網醫院、醫療信息化等領域均聚集了一批企業且不乏行業領先項目。(記者 王雪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