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又到了眾創空間周報時間。
創頭條(Ctoutiao.com)旗下智庫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推出的眾創空間周報,旨在梳理了上一周眾創空間值得關注的熱點新聞,政策走向、市場特點及走勢等,方便讀者更明晰的梳理近一周來國內眾創空間行業發展的脈絡。
◆世界500強西門子在武漢設工業眾創空間
世界500強西門子在武漢未來科技城設立工業眾創空間。西門子將在該空間建立數字化專業實驗室、智慧水務實驗室、工業軟硬件平臺及專家網絡,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及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為本地中小微企業提供創新項目孵化、專業培訓和技術咨詢等服務。
◆大連高新區:兩年崛起31家眾創空間
目前,大連高新區已經擁有眾創空間31家,總面積達9.4萬平方米,其中15家已通過國家科技部備案,15家被遼寧省科技廳命名為“云啟眾創”,18家通過大連市科技局備案,18家通過高新區眾創空間認定。這31家眾創空間按功能可劃分為:投資促進型;創客研發型;產業聚集型;服務推動型;人才聚集型。
◆創頭條攜雙創地圖亮相北京眾創空間聯盟2017年會引關注
由北京創業孵化協會、北京眾創空間聯盟和創頭條聯合出品的“北京雙創地圖”,作為《2016年北京眾創空間藍皮書》的重要內容,在會上引起關注。地圖動態記錄和展示了北京眾創空間發展成果,以及資源分布情況,成為業內人士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創頭條(ctoutiao.com)是創投資訊平臺和服務機構,致力于幫助創業公司更快更好的成長。公司擁有創頭條APP、雙創地圖、創派對等產品,以及專業的創業品牌推廣服務。
◆杭州百家眾創空間2016年注冊企業上千家
截至2016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統計在冊的眾創空間已超過100家,累計入駐企業(團隊)2387個,已注冊企業2069家。在這100余家眾創空間中,其中有35家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44家獲評省級眾創空間,75家獲評市級眾創空間。
2016年,杭州共落實眾創空間財政扶持資金3535.34萬元。眾創空間獲得天使輪投資企業(項目)327家,獲得投資額8.35億元。截至2016年10月,杭州市眾創空間聯盟注冊企業的資本累計超過41億元,吸納社會就業人數13127人;眾創空間已設立或整合的基金181個,資金總規模76億元。
◆重慶將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眾創空間
重慶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代市長張國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完善項目甄別、培訓指導、風險投資、收購轉化、哺育上市等全程孵化服務,形成完備的創新創業生態鏈。
◆“硅谷密探”融資后入駐納什空間
2017年1月,Space·中關村迎來納什空間第6500家入駐企業——硅谷密探,近日,硅谷密探正式宣布獲黑洞資本、云起資本近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這家受資本青睞的科技媒體,將與納什空間在線上、線下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共筑中國與美國硅谷間的科技創業橋梁。
為何選擇納什
硅谷密探希望通過與納什空間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的深度合作,從而將前沿資訊報道傳遞給更多的創業者。同時,納什空間將聯合硅谷密探在全城分布的活動場地,舉辦高質量、高頻次的海外科技創業項目分享會,把硅谷創新精神傳遞出去。
納什的優勢
截止2016年12月,納什空間在北京、天津兩城市共有9個聯合辦公項目正在運營,平均入駐率80%以上。納什空間聯合辦公項目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新模式、新產業進駐;另一方面,拎包入駐、高品質服務運營的新型辦公場景,也成為資本驅動的創業公司最受歡迎的投后管理平臺。
◆眾創空間別“掛羊頭賣狗肉”
在繁榮背后也有隱憂。部分眾創空間出現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創收艱難、人才匱乏等問題也困擾著眾多的創業者。在今年廈門兩會上,就引起業內人士熱議。
問題1:“掛羊頭賣狗肉”
部分運營主體,出于消化原本空置商業物業的想法建設眾創空間,轉變為“二房東”的角色,而實際上并不具備孵化創業團隊的能力。騰訊眾創空間廈門基地負責人、廈門兩岸青年創客聯合會執行會長胡文生也介紹,一些眾創空間服務跟不上,沒有項目、沒有資源,離資本非常遠,根本就幫不上創業者,這樣的眾創空間虛有其名。
問題2:盈利能力差 生存艱難
廈門眾創空間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盈利模式目前還是不明朗。據了解,不少創辦企業底子薄、缺乏資金,貸款和再融資困難,缺乏承擔大的責任和抵御大的風險的能力,沒有政府的資金補貼,很多“眾創空間”就難以為繼。
問題3:人才缺乏 認識不足
胡文生說,眾創空間的靈魂是在創新中創業,這樣才能保證眾創空間的活力。從整體來看,一個空間如果沒能吸引到優秀的團隊,那么就無法生存、盈利、發展壯大。
另外,一些“創業、創新的導師”往往來自資金投資人,缺少較高層次的技術指導者、引路人,給創業團隊造成很大的困擾,多數項目起點低,可復制性強,沒有特別強的實力,很難有穩定持續發展的機會。
建議鼓勵技術人員加入“兩創”平臺
九三學社就建議,政府可以使用補貼“眾創空間”的辦法,提供更多的免租空間,降低團隊入駐的成本。而且政府的導向不能只是制定一個“支持眾創空間的辦法”,凡是有利于支持創新創業的服務項目都要支持。
同時,加大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的科技人員,退休的各類技術人員加入平臺,與“兩創”團隊形成互動,以創新團隊出讓一定股份的方式或者在資助項目經費中安排部分補助的方式,給予這些人員一定經濟補償。
◆重慶政協委員張志遼:打破眾創空間“門可雀羅”局面需重質量
截至目前,重慶市認定三批共授予眾創空間267家,農業“星創天地”11家,眾創空間數量趕超北上廣深,位居全國第一。
數量第一,但質量發展卻后勁不足。政協委員張志遼經過調研發現,重慶在短期內建成大量的眾創空間,少數眾創空間已淪落為“有店無客”、“門可雀羅”的局面。
張志遼說,主管部門不僅要根據創新資源情況和創新城市建設所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論證規劃眾創空間建設總量、建設時序和具體建設布局。更要對眾創空間企業成長過程的動態進行追蹤,建立考核指標體系。
另外。合理確定眾創空間建設特色,避免同質化,建成更多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具專業特色的品牌眾創空間。在滿足眾創空間基本功能前提下,可根據建設主體自身資源條件的不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
◆山西省政協委員梁清燕:建設多種模式的眾創空間
一是建設專業型眾創空間。
這需要確定創業或產業方向,利用平臺和資源優勢,引深、拓展創業內涵和外延,形成創業特色和產業集群。
二是建設綜合型眾創空間。
這需要由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主導的服務于區域經濟的雙創平臺,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經濟發展,集中創新人才和各種資源,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的引擎。
三是建設產學研結合眾創空間。
這需要以市場為主導、產品為依托,整合政府、企業、學校、研究院所、投資機構等資源,合作共建、互利共贏。
四是建設“互聯網+”服務型創業平臺。
如果利用互聯網平臺,在線銷售產品、提供服務,特點是輻射范圍廣、產品種類多、供應鏈長,核心是要注重誠信經營、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