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幸運進入交大,因為交大所以幸運
李玉龍說,自己能進入交大非常幸運,高考是自己發揮最好的一次。因為學習的專業技術性太強,用他的話就是“別人搶不了你的飯碗,但是你也搶不了別人的”,這樣找工作是容易了,但是在20歲的年紀已經能預見自己50歲時在干什么了。讓李玉龍在固定的軌道按部就班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噩夢。所以,09年的時候,有人邀請李玉龍一起創辦校園超市,他便欣然答應了。李玉龍說,創業就像給他打開了一扇大門,在本應該背書包上課的日子里,他不斷出去跑業務、談合同,這些變化讓他非常享受、非常興奮,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本身的創業基因都被調動了起來。
雖然李玉龍是一個90后,但是他在校的創業經歷就已經不下三次,在團購興起的時候在大學城做起校園團購,在餓了么還沒進入北京之前,在北京推廣20多所高校外賣。直到畢業之前,他都一直在做和創業相關的事情。
李玉龍說,在念交大時,因為創業耗費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并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在學業上。不過交大的老師對學生創業者非常包容與理解,另外他還一直擔任班長職務,在班級里也結下了一批死黨,班級內的學霸也會在考前輔導自己,臨時抱佛腳技能滿點。因此在創業期間,李玉龍也沒有出現掛科現象,最終順利畢業。所以他對交大支持過他的老師與同學都心存感激,覺得在交大特別幸運(在創業還是學習的選擇題上,記者不表態,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想要的結果也不同)。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創業學院,一開始李玉龍覺得學院更多的是傳授理論知識,自己的項目早已上線,從零開始學習理論知識看上去意義不大,而且經常需要外出拓展市場的他并沒有太多時間參加學習,所以沒有報名。但是在后來接觸了很多創業學院畢業生,他們將在創業學院里學到的知識、理念以及建立的情誼都逐漸傳遞給他,對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也體會到了創業階段系統學習的重要性。目前公司的CEO就是創業學院的首期畢業生。
找份安穩工作,卻不斷被刺激
父母總是最擔心孩子的人,因為李玉龍的父母本就是商人,明白做生意的苦,再加上李玉龍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這樣一所知名高校,有更好的追求學術的機會,父母總希望他能走學術之路,即便學術走不通,也希望他通過交大這樣一塊敲門磚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過自己的小日子。
所以,畢業之后李玉龍選擇了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找一份安穩的工作。確實,他也做到了,先在貝恩咨詢實習,后以戰略管培生的身份就職于浙江天正電氣。在公司輪崗一段時間后,獲得了到嘉興擔任天E事業部市場營銷經理的機會,在嘉興市期間發現那里是一個非常適宜居住的地方,他都打算在那里買房定居了。
但是,當他在刷微博,看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了很多08級同學都紛紛開始創業,有的已經小有成就,他內心不甘平庸的小火苗又竄了起來,也可以說,是他的創業基因在作祟,他選擇重新回到上海,重新開始創業。
?
從失敗中摸索經驗、看見商機
回到上海之后,創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和合伙人一起做了一個已經失敗的項目——樹窩。這是一個社區O2O的項目,大家也知道今年死掉的O2O項目確實太多了。
當記者問道,樹窩項目死掉的原因是什么的時候,李玉龍非常如實地說:“因為當時O2O很熱,我們團隊正好有地推基因,所以找方向的時候有點投機,想趁著這個風口上去。通過復制別人的模式,推廣做數據,從而獲得投資,而沒有解決真實痛點、打通商業模式這就是最后失敗的原因。”
在已經關閉的樹窩創辦過程中,李玉龍團隊招聘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擴張速度,深刻體會到了招聘員工困難這一痛點。在采訪中,李玉龍告訴記者,很多原來做O2O項目的創業者也都體會到了這個點,以前的競爭對手,轉型后依然是同一個創業方向,因為大家遇到的痛點是一樣的,當然市場也足夠大。
線上、線下分開運營,共同發展
1線上端——彌補求職軟件在基層崗位領域的空白
高端崗位用獵聘,白領崗位用智聯、51job已經在很多求職者中達成共識,而傳統的分類信息網站根本解決不了基層崗位候選人的求職問題,所以職通車試圖去打造一款面向基層工作者的軟件,滿足這五億人群對互聯網求職產品的需求。
為了打造更適合基層工作者的APP,職通車的開發團隊在不同行業均做過深度調研,通過建立各崗位候選人的勝任力模型,更精準地為企業推薦高匹配度人才。目前職通車app已處于內測階段,預計春節前ios版與安卓版將同步上線。
2線下端——建立體驗中心,鍛造造血能力
目前,職通車在上海地鐵3、4、11、13號線交匯的地方建立了線下體驗中心,每個月超過3000名候選人會在此體驗職通車的求職服務。職通車摒棄了簡歷收費、職位發布收費、宣講收費等模式,候選人入職報道后企業才需支付給職通車招聘費用,用結果說話,憑服務取勝。職通車不僅簡化了企業的招聘流程,也縮短了招聘的時間。招聘需求急迫的企業可以在體驗中心現場宣講與面試,絕大多數拿到offer的候選人隔天即會到企業入職報道,大幅提高了企業的招聘效率。截止16年12月,職通車的企業合作商已超過300家,每月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保障了職通車每個月有穩定現金收益。
職通車目前將以平臺作用的線上與以服務為主的線下分開運營,對線上線下工作者采用不同機制,既是對工作者的尊重,也對公司有益。但是,分開運營不意味著互不干擾,李玉龍也提到,到時線上線下會實現互補,共同推進公司發展。
人才難找是創業難點,留住人才是創業必需
找方向、找人才、找錢是創業團隊最重要的三件事。人力資源已經被驗證是個市場巨大的行業,所以職通車不用關心方向上的事。早在15年10月,職通車即獲得了國際頂級互聯網公司高管領投的大額融資,且每月有穩定現金收益,所以職通車也無需為錢擔憂。公司真正的難點在于人才,雖然是一家人力資源公司,職通車卻也為找不到更多合適的行業專才而發愁,公司制定的一些發展戰略也因為人才沒有及時到崗而推進緩慢。
正因如此,職通車對優秀人才毫不吝嗇。除了可選擇獲取期權外,合適的人才也可選擇參與運營公司的合伙人分紅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職通車90%以上的員工都是90后,公司最大的也才28歲。李玉龍說:“我們團隊的成員都是年輕而充滿激情,高效又注重細節,歷經大量實戰又富有創新精神。因此企業內部孵化支持所有員工小創業,崇尚極客文化,大家喜歡的任何項目,在經過評估后都可以借助公司的平臺實現。”
?
核心團隊
CEO——任旺
2008-2012年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士學位
2011年 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首期兩名畢業生之一。
2011-2014年 上海上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成立納米材料研發室,創建碧愛家及車潔士兩品牌,年利潤過百萬。
2014年至今 上海南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CTO——趙萬寶
2007-2011年 蘭州大學 經濟學學士學位
2015-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學 軟件工程碩士學位
2013-2015年 孩子學 App,全棧工程師
2015-2016年 上海童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
2016年至今 上海南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TO
?短期規劃&長期目標
短期內,職通車會完成線上產品打樣,明確未來APP的推進策略,線下體驗中心會在招聘旺季持續提升變現能力,接下來也有到其他一線城市深度布局的計劃。
此外,招聘服務是屬于一次性收費的產品,現金流并不持續,因此職通車也在人事代理、靈活用工等領域做一些嘗試。從長期看,職通車致力于深度挖掘人力資源產業鏈。
?需求
人才需求:人力資源領域專業人才(hro、bpo等領域),互聯網增長運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