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達派注:
《中國合伙人》里的王陽說“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開公司”。
那我們不禁要問:創業那么難,沒有朋友該怎么辦?除了朋友,還有可以信任與合作的人嗎?
如果真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創業,最終會不會走到影片中成東青和孟曉駿他們那樣?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和自己的朋友成為合伙人之后,該如何繼續維持商業和私人關系?
下面帶來Claire Mazur and Erica Cerulo兩位一起創業伙伴的6點意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與自己的創業伙伴成為將工作與閑暇完美融合的人。
Claire Mazur和Erica Cerulo2002年在芝加哥大學讀本科的時候相識,2010年11月創立了“Of a Kind”公司——一個宣傳新銳時尚設計師的網絡平臺。她們仍舊彼此欣賞,友誼如初。
徹底了解彼此的長處與個性,比如對方更擅長做哪些方面的工作,這將影響到公司的運營情況,互相交流的方式,如何推銷自己的公司,以及誰負責公司哪部分的具體工作。
相互理解對方,在分配角色和完成工作時更加多產且高效。
假如想創辦一個公司的話,彼此間肯定會存在很多的爭論與分歧,此時,需要力圖將自我的情緒與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區分開來。
你必須提醒自己,要以客觀的角度,孤立地看待爭論,然后一起解決它,并且能夠繼續下面的工作,切記將工作上的討論變得私人化。
這樣做其實很難,暫時放下討論,盡量不要讓每一個分歧主宰自己的情緒,試圖做到就事論事。
如果可以話,與朋友盡量不要在周末見面,給予彼此足夠的私人空間,讓彼此成為單一個體,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將其安排在工作日程表中。
與朋友合伙創業時,你與合伙人存在預先的關系,此時當有其他人員進入公司團隊時,需要格外注意如何讓其余工作人員融入自己的團隊,使得團隊里的其他人有“歸屬感”——就像他們也是在共同分享午餐一樣。
這是一件需要不斷努力的事情,使團隊成員聯合、互動,并且更快親近起來。
這樣的事情難免會發生,盡量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讓別人弄亂自己的工作狀態。
創業時,很難抽出時間經營與朋友之間的友情,幾乎就只剩下商業上的關系。而當商業上的關系開始侵害你們的創業初心時,需要彼此做出改變。
你們可以多留出一點時間找樂子,一起做點大家都喜歡做的事情,比如逛街,買鞋子,吃東西等等,努力回到最初做朋友時的感覺,時刻記得兩人之間的私人情誼。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是創業成長合伙人,專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創業干貨分享。
想分享創業干貨?發郵件至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系。
本文來自“創思舍”,關注創業中的管理經驗與商業故事,微信公眾號“創思舍”(帳號:chuangsi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