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一個提問、一個句式,或許能改變一個企業(yè)的命運。提問,是領導者的重要技能。問對問題,能夠幫助領導者預測形勢變化、抓住商機,帶領企業(yè)走向成功。
但是,提問的方式非常重要,關注優(yōu)勢、使用積極的語言,遠比關注負面問題對組織更有用。用恰當?shù)姆绞教釂枺軌驇椭I導者吸引和激勵他人;不恰當?shù)膯栴}則會招致非議和責難。那么,領導者應該避免提及哪些問題呢?
1. 幾乎每個領導都會問,“出了什么問題?”
?“出什么事了?”“有哪些問題?”“我們現(xiàn)在的最大威脅是什么?”基本上,80%的管理會議都是以這類問題開場。
領導著重關注什么,整個組織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什么上。與其追究哪里出了問題,不如提出利用優(yōu)勢和長處達成目標的積極問題。例如,“我們這方面做得不錯!”“我們是怎么成功的?”“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怎么做才能更接近目標?”
從積極的一面激發(fā)員工的斗志,遠比挑問題澆滅員工的激情更有利。
2. 問責的時候問,“誰該為此負責?”
出現(xiàn)問題,很多領導一開口就是“誰該為此負責?”一下子將注意力集中在尋找 “替罪羊”上,但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人都要為此負責,這個時候員工就會極力為自己開脫,而不是去尋找彌補錯誤的措施。
這樣做只會浪費時間在職責錯誤上,而不是考慮“如何通過合作才能彌補弱點”上面。
3. 提建議的時候反問,“為什么不這么做?”
員工之間這么說,聽起來像是個建議,但若是領導者這么說,就會變成一個引導性的問題,員工會理解成“我要按照你說的這樣做”。
若是事情發(fā)生之后再提此問題,意思就又大不同了,會被理解成 “你當時為什么不這么做?”,這就成了事后怪罪。最好的方式,是允許員工自己想出辦法。當然,偶爾你也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幫助員工開拓思路。
領導將這種具有控制性、引導性的問題拋給員工,是無法培養(yǎng)出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的員工的。換種提問方式,其意思就不一樣了。比如“你怎么看待這件事呢?你對此有什么想法嗎?”,會讓員工覺得這是在詢問TA的意見,而不是責問“為什么不按照我說的做”。
4. “我們不是試過這個方法了嗎?”
這種觀點似乎是說,已經(jīng)考慮過所有方法了,曾經(jīng)試過但沒有成功的方法,以后就不該再考慮了。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一些情況下適用,但忽略了一點,想法沒錯也許是實施方法、時機亦或者執(zhí)行力不對。
類似這個問題的還有,“這個方法過去行不通,你憑什么相信它現(xiàn)在能成功?”
領導們,自己感受一下這個語氣,是否帶有一種質疑、傲慢甚至失敗主義的意味?當然,并不是說領導不能質疑員工的策略,而是要注意詢問的方式和語氣。更好的詢問方式應該是,“如果重新考慮這個方法,這次會有什么不同?怎么做才能改變上次的結果?”
5. “我們怎么沒做出這款產(chǎn)品呢?”
有一個餐廳老板,看見其競爭對手研發(fā)了一道新菜品,特別受歡迎。于是,在會上責問他的廚師們“我們怎么沒研發(fā)出這道新品?”結果,廚師們?yōu)榱诉_成任務,仿制了競爭對手家的新品。
事實上,這個老板是想對他的廚師說,“你為什么沒想出這樣的好點子。快行動起來!”而他的一句責難“我們怎么沒研發(fā)出這道新品?”,反而誤導了員工跟風,讓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去復制別人的新產(chǎn)品。
與其誤導團隊去仿造,不如這樣激勵下屬:“為何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會如此成功?它滿足了哪些需求?我們?nèi)绾芜\用自己的特長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總之,領導者應避免以“像是父母對小孩說話”的方式進行提問,而是要與下屬共同探究問題。另外,永遠不要問一個連你自己都想不到答案的問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