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善導讀:隨著喜馬拉雅、蜻蜓、荔枝等互聯網FM平臺的興起,作為音頻內容生產者的蛋解創業,將如何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在資本逐利的創投浪潮中,優質內容制造與企業盈利賺錢又將怎樣取舍,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文 | 善緣街0號 董曉孝 李琳
「不會說相聲的英語老師不是好CEO」,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是科技界單口相聲說得最好的,以其風趣幽默、敢侃敢說和富有思想性的見解,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錘粉。如今,在音頻領域,也出現了一位「老羅」——80后的「年輕版」,有著與羅永浩差不多的身高體型,更重要的是,與「老羅」一樣,靠說相聲起家,創建「蛋解創業」音頻節目,在這個節目中,聽眾親切地稱他為「蛋蛋」。 「蛋蛋」真名耿偉,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具有北京人的普遍性特點——「好噴」,并將這一普遍性特點發揚光大,成為音頻節目「蛋解創業」主播,每期節目以輕松、調侃的方式講述企業創始人背后的故事、真實的經歷。自2015年3月公司創立至今,蛋解創業已錄制了300多位創業者,擁有50萬+粉絲。 當前,伴隨著喜馬拉雅、蜻蜓、荔枝等互聯網FM平臺的興起,作為音頻內容生產者的蛋解創業,將如何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在資本逐利的創投浪潮中,優質內容制造與企業盈利賺錢又將怎樣取舍,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堅持優質音頻內容生產 2016年12月27日,蛋解創業攜手京東眾創學院和喜馬拉雅FM共同打造的創業類音頻課程《眾創實戰派》在京東眾籌平臺上線,短短68分鐘,就完成了100000元的眾籌目標。這對初創階段的蛋解創業團隊來說,無疑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件事。 蛋解創業主播耿偉對此表示:「這對我們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眾創實戰派》是一檔音頻付費節目,邀請京東眾創學院重要級導師或學員,比如場景實驗室吳聲、洛可可賈偉、熊貓傳媒申晨等在各自領域頗有建樹的創業老司機,就他們的創業心得和經歷,輸出更加垂直具體的干貨。」 他進一步向善緣街0號闡釋:「我們希望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優質創業音頻內容的產出,真正打造出‘聽得懂、用得上’的創業實戰寶典。《眾創實戰派》這檔節目在喜馬拉雅FM播出,每期30分鐘,每周播出1期,全年共52期。通過創業大咖10000小時的經驗匯聚,把創業中的難點、要點以及成敗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給正在創業或想創業,尤其是非一線城市的創業者,為他們提供全方位、體系化的創業實戰方法論。」 之所以如此執著的堅持「內容為王」,是因為在耿偉看來,沒有優質音頻內容的輸出,蛋解創業就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蛋解創業團隊中,合伙人劉帆,現為設計部負責人,他是耿偉在一期創業音頻節目中「撿」來的人才。談及劉帆的合伙,耿偉頗為感動。「當時,他聽了我們一期節目,內心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共鳴,然后辭去了他一直不喜歡的工作,跑到我們這里,不要工資,給我們白干活。他真的在這里白干了8個月。后來我們公司融資了,內部也進行了調整,劉帆就成為了我們的合伙人。」 除了自動送上門的「合伙人」,淘寶賣精品咖啡的自主創業者,也給耿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人從小生活在音樂家庭,小時候特苦逼,別人家孩子都去玩時,他在家練鋼琴,長大后順理成章在一個音樂工作室做后期。但這并不是他想過的生活。他就去了一趟澳大利亞,喝遍了澳洲的咖啡館,回來自己做了一個淘品牌,開始賣精品咖啡。在蛋解創業講述了他的故事后,很多聽眾都去他店里,淘寶信譽從三顆鉆變成三個冠,銷售額也從每月6萬變成了60萬。」 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也堅定了耿偉堅持優質內容的信心。為提供更好的音頻內容,確保品質與深度,耿偉及其團隊在內容上進行精準分層,面對不同層級的聽眾,推出時長各不相同的音頻節目,例如《蛋說無妨》、《蛋無虛發》、《行家時刻》、《文創100》等,形成獨特的內容矩陣。 截至目前,蛋解創業已錄制了6檔音頻創業節目,共計320期,累計時長10000小時,播放量達2000萬。同時,已與荔枝FM、喜馬拉雅、鳳凰FM、優聽等18個音頻平臺展開合作,在蘋果podcast音頻創業類播客全球榜排名第六,國內移動音頻全平臺創業脫口秀播客排名第一。 蛋解創業主播「蛋蛋」 誤打誤撞入“音頻”界 「對每個人來說,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相比之下,閱讀文字比較花費時間,看視頻需要更高的條件,而聽音頻就比較簡單、便捷,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碎片化的時間,例如在乘車、運動、做家務等過程中同時接受訊息,只需用耳朵就能隨時隨地收聽,不僅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更有親切感。」耿偉對蛋解創業選擇音頻作為傳播媒介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與理解。 事實上,對耿偉來說,進入音頻界創業,實屬誤打誤撞的一件事兒。1983年出生的耿偉,是北京西城人,大學畢業后去了一家禮品定制公司。由于北京人「侃爺」的特質——好噴、逗貧以及熱心、愛交友的個性,使得他在禮品定制公司做銷售做得風生水起, 前途一片光明。 經過2年時間的磨礪,2008年3月,耿偉揣著2萬塊錢,拉來一個原同事,直接開干,成立北京禮悅尚品商貿有限公司。盡管團隊只有兩個人,但業務能力都比較強,第一年禮品銷售額就達100多萬元。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團隊成員由最初的2個人逐漸發展至20多人,年銷售額也隨之快速增長。2009~2011三年期間,公司發展達到頂峰,每年的銷售總額超過1000萬元。 「那個時候做禮品銷售,賺錢比較容易,我們的日子過得挺滋潤,老幸福了。現在我愛我家的胸牌、領帶、遮陽傘,華西制藥玻尿酸包裝盒,雀巢咖啡贈送的禮品小紅杯子等等,都是我們公司做的。」回憶那段「風光」時期,耿偉頗為「得意」。 然而,盛極必衰。2011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經濟形勢的轉變,禮品公司業務急轉直下,到2014年上半年,禮悅尚品的團隊從20人減少到2個人,又回到了原點。 這時候,耿偉就開始想,有什么解決辦法能夠多銷售點禮品呢?「除了比較會‘噴’,其他方面也沒什么經驗,如果做一個音頻節目,既能‘噴’得有意思,每期又能聊一個公司創始人,多少會有客戶找我做點禮品吧!」抱著這樣的心態,耿偉開始錄制音頻節目,結果錄了50多期,一個客戶也沒有找他做禮品。但做了十幾期、二十幾期節目后,他發現有不少人在收聽,覺得這事有點意思。并且自己花在錄制音頻節目的時間越來越多,于是干脆將禮悅尚品關閉,在2015年3月正式成立北京蛋解創業科技有限公司。此時,耿偉的創業類音頻節目已積累了十多萬忠實粉絲,他就這樣誤打誤撞“闖”進了音頻領域,正式踏上音頻內容生產的創業之路。 音頻創業獲資本青睞 「現在,我自己是個創業者,并且每天都在接觸不同領域的創業者,眼界寬了,見識也增加了,自己也快速的成長起來,對創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耿偉向善緣街0號坦言,「曾有人問我,創業者有的妻離子散,有的又不掙錢,每天工作身體亞健康,天天被投資人罵,到底圖什么?我想了兩天沒想明白,后來終于想明白了:創業是一個載體,只有在這個載體上,承受了火箭的速度,壓力非常大,才能快速學習,成長得比別人快。」 他停了一會兒,似乎沒有一點「北京侃爺」的范兒,認真總結道:「所以,我認為創業沒有成功與失敗之分,無非就是你通過創業比別人成長快多少而已。」而這種對創業的深刻見解,主要源于耿偉在蛋解初創時期的切身經歷和痛的領悟。 公司成立第一年,商業模式不清晰、股權架構出現問題、團隊意見分歧等等,出現了初創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折騰了一年,不光一分錢沒掙,反而把自己的錢全搭了進去。狀況遠不止這些,對于蛋解創業的未來規劃,3個合伙人的分歧更大,撕來撕去,直到一個合伙人的出走,才平息了內部的戰火。 在這一年底,步入正軌的蛋解創業開始受到資本的關注,首先種子輪獲得蘇河匯和AC加速器80萬元投資,注入了資本的「洪荒之力」后,耿偉執掌下的蛋解創業后勁十足,發展迅速;2016年6月,蛋解創業再次獲得資本的青睞,順利完成華蓋資本、華澍資本及眾造未來300萬元天使輪融資。 有了資本力量的助推后,蛋解創業在以音頻節目為主的基礎上,還不斷往視頻、圖文、漫畫等多個方面拓展,成為創業領域的全媒體。耿偉對善緣街0號解釋道:「視頻和圖文只能當成流量入口,作為音頻的一個補充。這些流量將形成創業社群,其中有付費用戶,也有免費用戶,而付費社群則是蛋解創業的一種變現方式。」 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堅持優質音頻內容生產和企業生存盈利之間,耿偉正努力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不能影響優質內容的產出,又能讓企業「造血」獲利。在音頻節目中插播廣告,不僅轉化率低,而且不長久也不穩定,因此,他認為向聽眾提供優質內容,并收取較低的費用,可成為變現的一種渠道。 對于蛋解創業未來的商業模式,耿偉認為今后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做內容提供商,給喜馬拉雅FM等音頻平臺提供專業的內容;二是通過收取會員費的形式,成立蛋解創業社群,進軍付費內容領域。 作為蛋解創業的主播,「蛋蛋」經常會收到粉絲的郵件,他們表示:聽了蛋解創業不僅重新找到了希望,而且沒有那么孤單了,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現在,蛋解創業正在以它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正在創業和準備創業的人,也影響著耿偉不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蛋解創業團隊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