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序言:本文主人公是筆者多年的客戶,在2015年轉型入行天使投資,以下為他的自述。也許可以帶來若干思考,如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2015年,我思索了近半年,決定轉行。
一來是因為我厭倦了外貿行業,二來我確實厭倦外貿這個行業。
在這個行業耕耘十幾年,個人積累了一些資金。
幾個搞外貿的朋友們都悶聲發財了好些年,大家的資產還算可以,我準備拉伙。
我們十多個人聚在一起,我把想法和大家交流了一下。我說,我準備轉行,脫身外貿這個行業,公司交給下面的人,明天開始準備搞天使投資。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湊點入伙。基于信任,朋友們現場都表示樂意捧場。
第二天加上我,剛好十個人,個把月大幾千萬資金到位注冊公司,操盤人:我。(雖說天使投資的本質接近于賭,可基于看到身邊成功的,因此我愿意承受。)
由于先前從事外貿行業,認識一些阿里的朋友。我跟他們說,我投身天使投資啦,互聯網領域的可以幫忙推薦一些創業的朋友。知道,有個阿里系。
外加有幾個浙大的朋友,跟他們說,推薦一些創業者。明白,有個浙大系。
想獲取更多的項目,我又結交了一些網易、騰訊的朋友。
為了快速進入這個領域,重拾激情花了兩個月約所謂的圈內朋友喝茶。
感覺自己的人生翻篇,特興奮;明白已四十來歲,需要加快步伐!
接著便是馬不停蹄地參加一些創業大賽,很快就收到眾多千奇百怪的創業項目。
準一線城市杭州的創業者太多了,需要投資的創業者一抓一大把,沒幾個月的時間,我的辦公室擺著幾百份創業計劃書,郵箱中更是爆滿!
這些計劃書,猶如聊齋志異,可以說腦洞大開,也可以說神經質,不過也感覺自己脫軌世界好多年,原來所謂的互聯網之都杭州用藏龍臥虎和魚龍混雜形容都可以。
項目琳瑯滿目,如失戀平臺、寵物平臺、心理疾病平臺、試用平臺、積分平臺、分享平臺、鄉村平臺、短租平臺、分期平臺、導客平臺、票據平臺、物業平臺、業主平臺、智慧教育平臺、生鮮配送平臺、奪寶平臺......競品同行都會被告知有硅谷的,再不則有北京上海的誰誰有投資類似的,還有阿里騰迅也在孵化中的等等。
面對裝訂精美的項目計劃書,我讓下面的人幫我先篩選,阿里、浙大系的優先考慮,有創業經驗的優先考慮,國外有成熟運作的優先考慮!
于是,一個個約見,逐個逐個的談!
我深入了解他們的商業模式、團隊、未來三年的計劃、產品落地及推廣計劃、市場開拓、預期利潤以及退出方案;當然,還靜下心來聽聽他們的情懷。都說天使投資主要是看人,說實話看面相也成了我審核項目的一部分!
印象很深的一個家伙,我思考了很久,決定要投他200萬,第二天給他打電話,他卻說準備去上班了。我驚訝地掉下巴,說好的堅持呢,說好的創業精神呢?這著實讓我懵逼了幾天。還有個家伙,我問他為什么創業,他說跟女朋友分手了,現在只想用創業來解脫自己,然后有天可以讓她去后悔。搞得要我加入復仇者聯盟似的。還有個更奇葩的家伙,一次性給了我五個項目書,問我喜歡哪一個,我投哪個他就干哪個!硬是把我弄糊涂了,這到底是要我錢還是要創業?
然后就是互不相讓地談估值,砍價格,占股比例,后續融資計劃,談得貌似一伙!再最后,便是打款。
不過,在最終決定投他們之前,我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和相關渠道做一些基礎的盡調,如人品,信用,家庭背景,人員口碑,行業情況,以及個人的相關嗜好。話說,信任不是盲目而是建立在了解之上。
2015、16那兩年,我估摸有接觸了上千個項目,所投項目范圍在100-300萬之間,占股5-10%,涉及的行業不限制,以互聯網、教育、醫療相關平臺的項目為多,所投的團隊負責人大多在25-30歲之間。投前估值以1000萬到5000居多,再高便沒介入。
我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通過半年的時間,我們湊的錢全被我投出去!用他們的話,高效!為此,我沾沾自喜。
話說,投前投后是兩個世界!很多項目在投前看著是異常的美麗,投后我就有那么一絲心空空卷珠簾的等待之情。投后的半年左右,開始接到一個個噩耗。
有一個項目,我和另外一家天使輪公司各投資一百萬。半年后。負責人通知我們,平臺還沒開發好,原因是需求有變動,開發費用比先前的預算增加一倍。而公司除了支付第三方的開發費用和員工工資已經沒資金了,問我們能不能繼續投。而得知北京有個同行同樣的平臺砸了三千萬沒起色,我們直接嚇得否決和放棄。
還有一個項目,說實話我是沒看明白的,路演的時候我沒好意思說自己不懂,看幾個知名的企業投了我也緊跟,生怕傳說中的幾十倍收益和我擦肩而過。一年半的樣子,這個項目被告知不行了。主要原因是商業模式無法落地,盈利一直困難、外加團隊內部矛盾太大,意見不合,公司無法正常運行,我們介入調劑也無疾而終。
某個所投公司,是女性創業者,感覺很有魄力,項目也不錯。一年左右掛了。原因是女的創業太拼命,家里鬧離婚,后來為了保婚姻,團隊沒人愿意接手,公司解散了。難怪有人說這個世上沒幾個董明珠。
………
話說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故事,除了管理相關原因絕大部分天使輪之后燒光了錢,再次融資未實現,也有少數是融了第二筆第三筆,后面繼續燒光,無法維持,最終倒閉。
幾個同行再湊在一起聊天,由兩年前的這些話題:最近看什么項目、有什么好項目、投的公司估值翻了幾倍了、誰接盤了、第二輪多少資金進來、轉讓多少股份出去?轉變為這些話題:上次投的公司倒閉了?團隊出問題了?資金不夠了?要不要再投?不敢再投了?那小子把公司的錢轉出去了?平臺根本沒法贏利?燒錢太厲害了!好像看走眼了!創始人不接電話!公司搬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已經注銷了好幾家!
由于先前的約定不介入公司管理,最多是不打擾式地看看。實在忍不住,會和一些創始人交流。有個家伙,整個團隊都沒了,我問啥情況,他說了一句魄力不亞于馬云的話:我要換羅漢!聽得我直點煙大氣不敢出。還有個家伙一直花錢獲客,天天往外送錢,我著急問他。他說了一句頗有哲理的話:先開車后調整,早期試錯后期收獲!原來有些錯可以錯得一往情深!更有一個家伙,直接和我說上市公司都要倒閉重新開始創業了,何況他們。------貌似說的沒錯啊?!
我擠著時間最大程度的輔助著,譬如一些人脈、管理經驗、和相關部門必要的疏通。然而發現是徒勞的,成長之路上,我這個所謂的天使承擔不了催化劑,它們終究一個個倒下,甚至等不及新的接盤俠出現。一句話,太脆弱了。
當中美貿易戰、當金融去杠桿,當市場沒錢,突然感覺來了一場干旱,這些苗子也一下全死了。似乎沒吭聲就沒氣了,哪怕讓我看看奄奄一息的樣子也好!它們集體繳械投降,因為再融資已成了夢!
我的項目庫中顯示投資了76個項目,已死的項目65個,還有11個在死的邊緣,我甚至都可以排出一個“在投企業倒閉時間表”。
當然這么多項目,唯一一個是贏利的,不瞞你說是關于現金貸的項目。不過,這個項目因為要配合調查我還進了兩次派出所,想想都覺得搞笑!
投后的日子里收到最多的信息是:陳總,有空么,需要你簽字注銷公司。
我花了兩年多時間扎進這個行業,接觸了幾百個創業者,看了無數個項目書,如今最大的收獲是忙著配合他們一起注銷公司。注銷,猶如刺破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氣球,讓人感覺悲涼,還那么無聲。----盡管當初是被吹起來的。
逢年過節,他們會給我發來節日問候。說不管怎么樣,忘不了我這個天使。
我回著“呵呵、謝謝、加油”的表情,一邊也關注著他們的動向:這些創業者們不再創業時,已無法安心上班,普遍適宜不了被管理、有領導。而試圖再創業的,已無資金可提供,包括我這個曾經的天使。---起碼,現在的市場是如此!
所投公司倒閉的原因很多很多,除了互聯網風口變化太快以及初創型企業本身不太具備競爭力,還有其他諸如股東不合、團隊不穩、產品長時間無法推向市場、平臺延期上線、平臺難推廣,獲客成本高、廣告費用不夠、收入無法支撐運營成本、被投訴責令關平臺、被騰訊封殺、備案和牌照無結果......共同點:沒錢,沒錢,沒錢!
在面對回報率近零的局面,我安慰自己就當接手了一個爛尾樓,就當股票配資輸光,就當玩期貨全軍覆沒,就當我的外貿貨物被海盜劫走。
有人說,當金融的冬天來臨,這玩意不會發芽的。
如今,我只想著,這樣的日子快些離我遠去。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說著:我不當天使好多年。
尾聲:人們在天亮時發現,這片土地上沒有了昔日的生機。那一定是昨天夜里,被抽干了什么!
2018.11.29夜 杭州.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