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平棄項羽后投奔了劉邦,并得到劉邦充分信任,這讓很多老人不滿——我們跟劉邦那么長時間,建功立業、出生入死,也不過就混到現在這個位置,怎么陳平一來就任命那么高的職務?于是劉邦那里常聽到許多關于陳平的壞話,可總結為八個字:“盜嫂受金,反復無常”。?
?
“盜嫂”就是與自己的嫂子通奸。據傳,陳平曾與嫂子關系曖昧。所謂“受金”就是接受紅包,陳平加盟劉邦集團后就開始收紅包。而反復無常就是陳平最先跟隨魏王,后又侍從項羽,現在又投奔劉邦。?
劉邦開始也挺在意,就把當初推薦陳平的魏無知找來,責備他:我讓你給我推薦人才,結果找來個“盜嫂受金,反復無常”的小人!魏無知回答:我向你推薦的是他的才能;而陛下責備我的是他的德行。才和德是兩個概念,有才的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也不一定有才。而我們現在處于非常艱難時期,需要突出重圍,因此,更應該看重一個人的才能。
劉邦問計陳平,我們現在與項羽處于膠著狀態,誰也吃不掉誰,那天下何日能夠安定呢?有什么辦法能夠出奇制勝、盡快結束戰爭?陳平說,我原來在項王手下當差,很了解他。項王這個人出身很高貴,很講道德,也很講禮數。項羽待人接物都按照貴族那一套,恭恭敬敬、彬彬有禮、客客氣氣。所以那些有道德、高風亮節、看重自己身份名譽的人,都集結在項羽的麾下。這些人雖然對他忠心耿耿,但項羽生性猜測多疑,跟大王您剛好相反。您是用人不疑,他是疑心重重。因此,我們可以使反間計,讓項王不再信任這些人,這就等于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劉邦說,這個主意好,請陳先生來操作吧。馬上撥款,黃金四萬斤,這些錢交給陳平,不問出入。?
?
陳平把這些錢都花在離間計上。他到處散布謠言說,鍾離眜等人覺得自己功高未封,想和劉邦聯手滅項羽,再瓜分其地稱王。項羽果然中計,不再相信鍾離眜等人。范增是項羽的主心骨,非除不可。于是陳平又使一招:項王使者來到漢營,陳平準備了一桌豐盛酒宴。見到楚使后卻故作驚訝:我還以為是范將軍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啊!他隨后命人將酒宴撤下,換上一桌劣質食品。使者眼見美食變狗食,氣得火冒三丈,回后在項王面前抱怨一通。項羽大為光火,從此對范增“另眼相看”,暗中防范。?此后,范增力勸項羽趕緊拿下滎陽,除掉劉邦,項王心存疑竇、沒有采納。范增見項羽已經不信任自己,憤而請辭,歸途暴病而亡。此后,項羽便如無頭蒼蠅,東碰西撞,爭霸事業開始走下坡,不久就被劉邦逼得四面楚歌,烏江自刎。?
理性判斷對于領導者來說非常重要,做領導最忌諱的就是猜忌和懷疑下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中國傳統的信任方式,用在企業管理上那就是要放手讓下屬去做,不要什么都管。
?
對員工的不信任,直接傷害的是員工的自尊心和歸屬感;間接的后果是會加大企業離心力。如果我們的管理者能進行換位思考,與員工建立起彼此信任的關系,在企業建立起一個上下信任的平臺,無疑會增加員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員工內在的潛能。?
劉邦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領導典范之一。而上面陳平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的例子。
陳平施行的反間計,使楚漢實力發生根本轉變,終于成就劉邦統一天下偉業。如果說項羽和劉邦二人比個高下的話,我想其實二人都差不多,劉邦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知人善任是最關鍵的一步,劉邦手下人才濟濟,而項羽原本得力干將都被他的猜忌驅趕,這就是原本勢均力敵的兩人結局不同的原因啊。
?
企業的長足進步離不開員工的心血與付出,當領導給予員工信任時,員工才能感受到歸屬感,才能于企業一同成長。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