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小學與英國霍姆伍德豪斯學校進行遠程聯動教學。
??11月23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局獲悉,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首屆中小學教育裝備新技術創新案例評選活動中,成都高新區的芳草小學和銀都紫藤小學獲得全國一等獎,益州小學和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獲得全國三等獎。此次案例評選活動從全國共選出一等獎58個、二等獎80個、三等獎131個。
??本次中小學教育裝備新技術應用創新案例評選活動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案例的征集和評選,旨在以教育裝備技術的創新應用引領教學方式變革,加快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將科技產業優勢與教育事業深度融合,涌現出一批精彩教學案例,為區域教育事業優質、特色發展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SIP遠程聯動
??相隔千萬里也能同堂上課
??本次評選活動中,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青年教師高夢琳執教的中英遠程聯動課《我是小小設計師》榮獲應用創新案例一等獎。這一案例在今年5月舉行的成都市教學成果推廣暨SIP聯動教研展示活動中首次呈現,以芳草小學智慧教室為現場教學點、英國霍姆伍德豪斯學校為遠程教學點,通過網絡視頻連線,實現了一個老師在同一時間、兩個空間,為英國和中國的孩子同上一節數學課。
??看似一堂只是人數增加的簡單課程,其實里面需要攻克的難點不少。從跨國連線的網絡技術攻關,到教師將網絡技術與教學技巧相融合,再到教師的中英文切換教學,對老師和學校來說都是一項挑戰。在這堂課上,高夢琳老師全程中英文交替教學,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同步翻譯,中英兩個教學點的孩子們通過視頻積極交流互動,借助“反饋器”回答問題,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互聯網+”信息科技,獲得了如同現場教學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SIP遠程聯動教學已逐漸在成都高新區推廣,由此促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同時對于全面提升老師的能力素質、實現教育均衡化發展都有推動意義。在分享課堂資源的同時,SIP遠程聯動系統還經常用于區內教學研討活動,讓各校老師不跑遠路就能分享教學經驗、共同提升教學水平。
??智慧教室應用
??AI和大數據給老師當“教練”
??另一成都高新區獲獎案例為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的“智慧教室在學校教學、教研及管理中的常態化應用”。記者了解到,隨著該校智慧教室建設和應用的全覆蓋,2017年11月,學校宣布了紫藤AI影片先導計劃,鼓勵教師利用智慧教室平臺錄制教學課例,將教學電子筆記、教學視頻以及課堂學生互動數據上傳至AI影片平臺。
??該校信息老師田再來介紹,銀都紫藤小學的每間教室都配備了智慧教學系統,每位教師都可以錄制AI教學影片,課后看實錄影片、分析報表、對比電子筆記、反思調整教學策略。借助智慧教學平臺,通過教研組的力量實現集體備課常態化,利用“智慧班級服務”,分享教學設計、課件等教學資源。此外,切片影片還可以方便教研時隨時找到典型片段,評課議課的意見更可以形成智慧標簽加入影片庫,通過圖表等形式呈現變化趨勢,為教師反思和同伴學習提供更為具體的參考。典藏課例的積累可以形成學校教學資源庫,讓教師成長有跡可尋。由此,AI平臺承擔起老師上課的“助手”、教學的“參謀”、自我提升的“教練”等多重角色。
??“截至目前,學校已采收課例累計超過4300節,成為教師專業成長、見證學校發展的強力助手。”田再來告訴記者,現在該校的智慧教室實現了全部班級、全部學科和全體師生全覆蓋,基于現代教育裝備與技術的教學和應用真正實現了常態化,這也為成都高新區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