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森,原名姜唯順,生于80末90初,有著自身獨特的個性。相較于80后,他的思維更為發散,相較于一般的90后,他更顯得沉穩。”---慢半拍小姐
一臺房車,一個鏡頭,定格萬千瞬間
2016年12月,成都華潤萬象城,一片人潮涌動。近500個人物影像圖片被錯落有致地印刷在一張鮮紅的背景的車貼紙上,裝飾著正好停在噴泉廣場觀光電梯6F門口的一輛房車。和旁邊成都華潤萬象城主打的精致、潮流的主題相得益彰的同時,也顯得尤為奪人眼球。

萬人影像實驗室現場
只見廣場上有的三五好友作伴而行;有的攜妻帶子歡樂前往;也有的帶著喜歡的口紅,手機,滑板甚至是各種興奮的小萌寵慕名而來,只為在“萬人影像”實驗室的鏡頭下留下自己最想記住的那一瞬間。
姜森,作為本次“萬人影像”實驗室活動的總策劃兼負責人,每天下午1點到7點都會準時到達活動現場,把控和推進整個活動的開展,所以在過去的20來天里,他幾乎見到了成都各個行業的人前來參與他們的活動。
比如資深出版人馬玥、用藝術創新美食,以美食詮釋藝術的王亥夫婦、成都交通名人譚喬警官、海報網媒體人李菁、時尚名人邱邱、《老子明天不上班》的唱作人謝帝、時尚主播吳沂凡、音樂追夢人劉睿澤等等。
“我覺得這個實驗活動,其實有一個陪伴的概念在里面的。不同的時間,即便是在同一個地點做同一件事情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用一張張影像留住不同的瞬間,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前來參加本次“萬人影像”實驗活動的考拉看看創始人馬玥說道。

考拉看看創始人馬玥
作為優質內容運營平臺考拉看看的創始人,馬玥女士也專門帶來自己親手出版的眾多圖書參與其中。
“一張影像,背后其實就是一個故事。千萬張影像也就匯聚了一個城市的眾生相,我們希望通過對不同年紀,不同文化,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人們的影像進行集體創作,以此來探尋這座城市背后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獨具魅力的故事。正如它的名字而言,這是一次萬人影像的實驗,我們不知道最后會達到什么效果,但我們在不遺余力的為這件事情努力著。”這是姜森對于“萬人影像”實驗的活動的定位,謙遜而又深刻。

萬人影像部分合集
他說,他們目前已經拍攝了成都藝術圈、文化圈、音樂圈、演藝圈、媒體公關圈、名媛圈等多個圈層的多位實力派領軍人物,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讓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到這場極具紀念意義的公益影像活動中來,一起為忠于自我以及多元化的生活時髦態度勇敢發聲。
追求光鮮職業的年輕人
姜森,自幼興趣廣泛,愛折騰,因為熱愛攝影大學陰差陽錯的選擇了新媒體專業。在四川音樂學院這所以草根選秀而得名的高校里,姜森很快學得了一手為“紅”所需的推廣技能。
大二時,熱愛影像的姜森和幾個朋友聯合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主要為雜志拍攝時尚大片,商業廣告等,當然也包括同學們參加比賽的公關照片。由于工作的原因,姜森累計了很多媒體圈和公關圈資源,當然這也為他折騰的小事業埋下伏筆。

時尚主播、新銳演員吳沂凡
靠攝影的收入養活了自己幾年的大學生活,也辦過小型的攝影展覽,上過雜志。大三的時候姜森開始覺得有些膩味了。
“20來歲的時候,其實大家都挺好面子的。總喜歡一些光鮮亮麗的東西,總想著把生活極可能過得美好極致化一些,就像朋友圈的9宮圖照片,可能是100張的精挑細選,巴不得全是贊譽。但生活不可能只是9宮格那么簡單”
于是,姜森毫不猶豫地的進了公關公司,從復印材料,專業跑腿的實習生開始干起,體驗了一把朝九晚五的小白領生活。

成都IFS爬墻熊貓
2013年李云迪師弟攜手伊朗配樂大師peyman的個人音樂作品、鳥巢冬季運動世界杯項目、2014年參與成都IFS熊貓爬梯開業項目執行、獨立設計師品牌TNC上海時裝周首秀、2016年更是聯合制片宇宙網紅艾克里里赴韓國的綜藝首秀.....都是姜森精心卻不“專心”的跨界雜耍。
除了“螺絲釘”,也要當大管家
2014年,成都IFS中心,一家僅有8平米的鹵味小吃店門前,排著長長的列隊,大家都在等著買一款名叫“半扎酒”的鹵味小吃。前面已經買到手的顧客,紛紛拿出手機對著包裝精美的小吃拍照,曬朋友圈。
因為不甘擔當“螺絲釘”的“自以為是”,姜森又一次從零開始,拉著朋友一起在成都IFS開了一家鹵味小吃店,就是上面說到的“半扎酒”的小吃店。

《老子明天不上班》的唱作人謝帝
“我們的包裝設計都是請的和Chanel有過合作的插畫師親自操刀,所以很受顧客歡迎。不過這塊兒的成本確實也不低。”
新穎獨特的包裝設計,為小吃店很快累計了大量的人氣。但同時也因為過分關注宣傳部分,拉高了整體成本,忽視了小吃本身的產品質量提升,這次創業最后以失敗告終。

成都交通名人譚喬警官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強調營銷、宣傳。但卻忘記了人們最關心的還是產品本身。產品好不好會直接決定人家是否選擇你的東西;營銷和宣傳只是決定人家是否知道你的東西,任何事情,踏實一點才是真的。另外,初創企業一定要重視成本控制,一味燒錢,最后大多死路一條。”再提起曾經的餐飲創業時,姜森并不后悔,卻遺憾對不起信任自己的投資人。相比從前,自己更加懂得踏實和專注的重要性了。
做你所擅長的事情,過你想過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前幾年人們一提到90后這個群體,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冠以“責任心缺失”、“自私”“浮躁”“個性張揚”等各種夾帶貶義的標簽,但現在關于90后開始擔當、執著逐夢、甚至是極富修養的正向評價開始廣泛被大眾所認可。
關于這一點,姜森總結道:20來歲的時候,你什么都想去嘗試,不管熱愛與否,擅長與否。但慢慢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并不會如你所愿有個美好的結尾,有的虎頭蛇尾,有的甚至是有頭無尾。為什么呢?做你不擅長的事情,過著你不喜歡的生活,越到后面,你自然就越沒有激情和動力了,當然不斷的從零開始也并不是什么壞事,至少你做了。

姜森在“萬人影像”實驗室現場
現在的姜森,已經習慣甚至愛上忙一陣,閑一陣這樣的生活狀態了。
他說,有項目忙的時候,他會通宵達旦的琢磨策劃文案,早早地到達活動現場,電話、微信、郵件不斷聯系和溝通各種業務往來,像個被打了雞血的奮斗小青年;沒有項目忙時,他會待在家里宅著不問窗外事。
他似乎從來不覺得自己在創業,不給自己過多的外在壓力,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或許,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讓他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滋味十足。所以當被問到如何讓青春歲月過得有意義這個問題時,他仔細想了想,認真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做你擅長的事情,過你想過的生活。
后來仔細想想,他大抵是想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做的事情剛好擅長,過得生活剛好想要。
編者注:本文系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片來源于姜森、公眾號有點時髦以及網絡
生活從來不止一面,同在成都亦有不同活法。
關注蓉漂,每周聽一個不一樣的成都人。
你有好故事,你在成都,請告訴我們。
微信號:蓉漂
ID:RC-Robinson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