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信號:險峰長青(xianfengchangqing)

在創業之前,么博是典型的金領,連他自己也開玩笑說,創業讓他的收入下降了不少,但是,卻讓他擁有了比“打工”時期更足的干勁。
2008年北大畢業后,么博進入了中信證券工作,三年后進入摩根大通資本市場部工作。在券商一直工作到2015年。
此時,互聯網的浪潮席卷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身處“高大上”的金融圈,么博卻深感這個圈子的“土氣”:“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圈子逼格高,但是業務形態和溝通方式十年來卻沒有什么變化,都是電話為主,熟人之間做生意?!痹诿床┛磥?,這樣的工作效率低下,他希望能把這種信息不對稱打破。
作為金融從業者,么博在網絡中,也加了各式各樣的工作群,但他卻發現,不斷會有人往群里發各類項目,但仔細一看便會發現,每個群里的項目類似,都是轉了好幾手的,幾乎沒有什么價值。
2014年的市場背景是,房地產市場下行,居民有一部分財富增量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基于自己的經驗判斷,么博認為,證券類產品將迎來新的機會。他以私募基金的發展速度為例:“從2014年到2015年這段時間,你會發現,這些機構數基本上處于翻倍的增長態勢,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自立門戶的創業者非常多?!?/p>
暗含于此的邏輯是,如果說,原來的金融行業的機構參與數目還是千以計數的話,那么隨著人群的增加,就不再似從前處于一個“小圈子”的狀態了,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熟人交易的占比就會下降,陌生人交易的占比就會上升,那么互聯網的組織形式就會產生巨大的變革作用,么博想抓住這樣的機會。

▲ 對于一級半市場,么博有著非常系統的認識
歸零起步
在大的邏輯可以自洽的背景下,么博開始梳理創業項目的邏輯。他分析后認定,一級半市場是他所擅長的,而股票質押、定增等項目因為其非標性,一直都是以非公開的方式進行的,由券商負責主導承銷或募資,因此,存在著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同時,一些中小型的項目也得不到券商的重視。
他想做的是,一個針對定向增發(包括配資及通道服務)、股票質押以及大宗交易業務的互聯網平臺,在上游對接上市公司和券商,下游對接有投資需求的機構,為雙方提供更便捷的匹配服務。平臺上的投資機構以私募基金為主,也包括保險公司、國企、券商自營部門、銀行等機構。
當時,此類業務并沒有一個好的展示平臺,雖然Wind可以查到相關信息,但都是以excel表格的形式呈現,界面不夠友好,么博希望呈現的,是一個聚合了這些信息的平臺,提高投行業務的對接效率。
2015年臨近春節,么博萌發了這樣一個創業的想法,但是并沒有馬上全身心投入進去。經朋友引薦,他認識了險峰長青創始合伙人陳科屹,雙方相談甚歡,對彼此的想法和理念都很認同,不出一周,就敲定了天使投資。2015年春節過完,么博回到北京后,就辭職開始創業了。
項目命名為鹿秀金融,取英文roadshow的諧音。
么博介紹說,在2015年4月,團隊就開始搭建了,而險峰投后給予了鹿秀金融強有力的支持:“險峰幫在技術研發招人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統計了一下,整個技術團隊有一半的人是險峰推薦的。”

????????????????? ▲ 么博心存感激,創始團隊都放棄高薪陪伴自己創業
迅速起量
2015年5月,鹿秀金融成立,公司的發展速度很快。
么博介紹說,去年9月,鹿秀金融的APP正式上線,11月,定增業務上線,而2016年1月,交易金額就突破了50億元。
?他并沒有給自己貼上“變革者”的標簽,而是先成為券商的一個“渠道”:具體的打法是,鹿秀金融并沒有直接覆蓋上市公司,而是與券商合作,幫助其銷售定增產品,且免費。“券商都愿意與我們合作,這塊業務算得上是我的一個流量入口?!?/p>
對于商業模式的建構,么博的邏輯是,流量產品全免費,衍生產品來盈利。“流量來了之后滿足用戶的其他需求,比如結構化融資:中西部的銀行是存差行(即存款多于貸款),卻苦于得不到一線城市銀行所能得到的優質資產,因此可以接受相對來說低一點的收益率。由于地域的限制,這些機構很難被融資方接觸到,鹿秀金融便可以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幫助貸款類用戶和金融機構進行匹配?!?/p>
憑借這樣的衍生產品,鹿秀金融來抽取交易傭金。眼下,股票質押也是鹿秀金融提供的衍生產品之一。
據么博介紹,鹿秀金融目前已經免費撮合定增業務200億人民幣,提供結構化融資對接的金額達到20億,目前30人的團隊,已經有了幾百萬的營收,公司整體處于盈利狀態。不過,么博也開玩笑表示:“創業團隊非常拼,這些利潤,也有一部分來源于創始成員對于高薪酬的不在意?!?/p>
未來,么博希望流量繼續增大之后,也開放平臺的廣告業務,但這并非是鹿秀金融的主營業務,么博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平臺上,滿足上市公司、銀行或者是投資機構的廣告訴求。?

▲ 鹿秀金融要打造一個一級半市場的交易所
打造護城河
對于現實,么博的認識非常清醒。他深知,公司目前規模并不大,自然不會在市場上掀起太多“波瀾”,但是,他這種“免費”的服務模式,對于行業依然有巨大的沖擊,在更多的競爭對手入局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搭建起公司的護城河。
殺手锏是兩招:一是規模,二是數據。
不過,眼下的規模并不足以構建起護城河,在么博的概念里,對于鹿秀金融而言,一年中如果所有產品的撮合量達到一千億的規模,便可以產生規模效益?!皩τ谖覀兌?,有這樣的交易量,便能產生很大的議價能力?!?/p>
?而一旦有了規模,便可以將這些數據利用起來,為資產端和資金端提供更為高效和精準的匹配。么博以結構化融資為例,結構化融資從立項到實際放款,轉化率大概在6%左右,未來,有了大數據的支撐,鹿秀金融希望將這個轉化率做到20%-30%。
要做到這樣的這樣的規模,雖然有難度,但么博也很有信心。他表示,目前公司所走的是
差異化的路徑,“我們抓住了這樣一個剛需,有一部分中小私募的小額配資,傳統機構是不愿意做的,但是從我們來看,只要是優質資產,我們都愿意提供服務。”
未來,么博希望鹿秀金融成為一級半市場的交易所,匯集大宗交易、增發、并購等業務。眼下,鹿秀正在構建將誠信評價系統,即將用戶服務雙向信用評價系統,植入產品?!斑@也不失為構建護城河的一個有效手段?!泵床┙忉屨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