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樓市整體調控帶來的降溫,某種意義上將讓行業迎來一次轉型和新生的機會。
而房產“天貓”吉屋則以此為契機,進行最新的戰略升級和變革,重構企業戰略積極打造互聯網、房產、金融于一體的大平臺建設升級,全面滲透房產交易領域,提供多元化服務。
2016年年初,吉屋發布“房產網商”戰略,目前全國入駐吉屋開放平臺的新房銷售商達150余家,呈現一股異軍突起的力量。
房產行業正面臨一場“互聯網+”的跨越,一方面,市場促使企業從產品上創新升級,而另一方面,創新往往意味著投入和冒險,創新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需要多年的積淀布局和本錢。從這一意義上來看,房產網商們的變革是傳統房地產行業的一個樣本。
整合布局成趨勢
互聯網深度融入房產領域,房產電商憑借高效率、便捷、購房體驗好的優勢,成為時下受購房者青睞的房產交易模式。但是,隨著樓市的變化,房產電商進入戰國時期,競爭不再局限于常規的合縱連橫,向產業鏈覆蓋范圍廣和縱深挖掘,探求整合布局更加合理被各家提上了日程。
吉屋聯合創始人兼CEO潘國棟認為,創新發展,整合完善服務產業鏈將是一大趨勢,其中“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大平臺布局可以形成互為助力的長久模式。未來,房地產、互聯網與金融之間不互為工具,也不是單純的合作,而是形成生態鏈的一個個模塊,共同推動房地產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作為房產網商平臺,吉屋擁有用戶資源、在線交易和大數據,其幫助代理商升級的效率和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長沙見地在株洲開拓了一片市場,據總經理陳君介紹,吉屋線上客戶有效率高達50%以上,線上客戶到案場的成交轉化率最高達20%。“不管業務模式怎么調整,自始至終沒有讓運營崗位缺失,也正是通過長期運營總結,客戶越來越精準。”
杭州威武聯盟2015年結緣吉屋后公司實現了質的飛躍,在一年的時間里迅速成立了南京公司、金華公司。另一家代理商青島吉惠寶今年6月加入吉屋,第一個月便創下置業管家單人月成交14套的“超級記錄”,成為月度線上銷冠商戶。
南寧居樂惠創始人陳軻表示,新房代理商傭金減少,銷售周期也延長了,這導致代理商的營銷成本大幅上升,而相應的銷售傭金則縮水了將近一半,傳統房地產代理商的升級變得迫在眉睫。加入吉屋后,公司業績上升了,因為有了方向,組織架構也都進行了互聯網升級,人均產能大大提升。
全國眾多中小代理商的青睞和信任奠定了吉屋在行業內的地位。目前,國內各區域新房代理商正在全面入駐吉屋開放平臺,業務覆蓋全國150多個城市,月度線上購房訪客超過2000萬,注冊房產經紀人超過70萬。
如今一、二線城市樓市降溫,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背景下,誰能在產業鏈上整合布局更加合理,以實力和專業周到的服務增強用戶粘性,誰就會占據更大的優勢。吉屋坐擁海量的線上資源,以創新為驅動力、以互聯網技術為引擎,擁有極強的創新潛力,探索房地產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發展,并形成咬合的齒輪。
循序漸進 搭建三位一體平臺
自2014年以來,吉屋將平臺上直營業務剝離,決定做開放平臺,成為資源整合和服務提供者。組織架構的調整和互聯網技術的助推下,吉屋從房產銷售網站迅速變身為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互聯網新房交易平臺。
吉屋立體化的開放平臺,抽身只做服務,甚至把競爭對手變成服務對象。在此基礎上,吉屋進一步思變,于今年年初提出“房產網商戰略”,幫助傳統中小新房銷售代理商轉型升級,并將平臺上的客戶資源交由房產代理商來認領,并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千家房產網商。通過這一創新模式,吉屋把購房者、開發商、代理商和經紀人連接在了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生態。尤其在華東、華北、西南等重點區域的二、三、四線城市,房產網商已經成為去庫存的主力軍。
在幫助、服務代理商的過程中,吉屋注意到其結傭時存在資金周轉難題。于是,吉屋成立互聯網小貸公司。吉屋小貸作為聚焦交易體系內的供應鏈金融,為代理商提供小微貸款,緩解資金壓力,保障運營,提高交易效率。互聯網小貸是吉屋高效整合吉屋平臺上的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創新金融產品。
緊接著,吉屋又把目光投向了消費金融領域,旗下子公司房利通與廈門長租公寓領導品牌UONE社區聯手推出“U租計劃”,為租客提供按月分期支付的金融解決方案。據了解,廈門是房租分期服務的試點首站,將來還將在全國范圍內的長租公寓展開房租分期的服務。同時,以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為租客提優質的智能服務和安保措施,讓房租分期市場的智能化時代加速到來。
“對吉屋而言,通過拓展‘房地產+互聯網+金融’,可以提升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提供便捷服務讓客戶滿意,還能充分挖掘多年來積累的用戶資源及數據,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顯然,潘國棟已經為吉屋設立了更高的目標。
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吉屋本著“服務”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信條,連接商戶和購房者,加速推進千家房產網商的計劃,提升服務價值,帶動行業的變化和商戶經營的轉型升級,挖掘市場機遇,加強合作,積極加入構建房地產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