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據人民日報,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復比選、組織考察、集體研究提出推薦人選的基礎上,經歸口評審、統籌考慮,產生了100名改革開放杰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為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現將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從2018年11月26日8時起,至11月30日17時止。
新京報記者在公示名單上看到,多位企業家上榜,其中包括馬云、馬化騰、李彥宏。新京報選取《人民日報》公布的部分上榜企業家及其介紹如下:
馬云
馬云,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出生,浙江嵊州人,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創立的阿里巴巴集團打造了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年交易額達數萬億元,成為拉動內需巨大推動力;創建互聯網支付、物流體系等,為中小企業打造商業基礎設施;建立全球領先移動支付網絡,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新型社會誠信體系;自主研發飛天操作系統,奠定我國云計算基礎;首倡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并推動寫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公報,成為踐行“一帶一路”的重要民間力量。在他的帶領下,阿里巴巴集團躋身全球企業市值前十,使我國在電商、互聯網金融和云計算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居于領先水平,帶動了一大批企業家和創業青年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榮獲“浙江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馬化騰
馬化騰,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71年10月出生,廣東汕頭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受益于改革開放大環境,他創立并帶領騰訊,從一個僅有5人的小企業成長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提出“互聯網+”概念,大力推動微信、QQ、在線支付等互聯網應用,從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生態環保等方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傳統行業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搭建騰訊基金會平臺,倡導全民公益理念,通過信息技術打造廣泛參與、透明可信的公益新格局。榮獲“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稱號和“南粵突出貢獻獎”等。
劉永好
劉永好,男,漢族,群眾,1951年9月出生,四川新津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八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1982年他投身農業領域,1987年研制出第一款國產乳豬飼料。帶領企業不忘初心,勠力前行,不斷拓展,目前產品涵蓋飼料生產、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金融服務等諸多領域,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子)公司600余家,員工近7萬人,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倡議發起“中國光彩事業”。開啟“精準扶貧1+1”行動,廣泛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和“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李書福
李書福,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63年6月出生,浙江臺州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職)。他懷揣著“做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理想,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帶領吉利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國際化戰略布局,不僅推動沃爾沃汽車取得了品牌的復興和持續發展,還成為了沃爾沃集團第一大持股股東、戴姆勒公司第一大股東,積極推動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經過20多年蓬勃發展,吉利集團連續7年位列世界500強,在全球擁有逾10萬名員工。榮獲“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時代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李東生
李東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57年7月出生,廣東揭陽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職)。他主導TCL開展重大跨國并購,開創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先河,在全球設有28個研發機構和22個制造基地、產品行銷160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彩電銷售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和全球前列,創下了制造我國第一臺按鍵免提電話、第一代大屏幕彩電等多個第一。帶領團隊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團隊、自主建設的高世代面板線,實現我國視像行業顯示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中國繼日韓之后成為掌握自主研制高端顯示科技的國家。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李彥宏
李彥宏,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68年11月出生,山西陽泉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他秉持“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的理念,上世紀90年代率先深入研究搜索引擎技術,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2000年歸國創業成立百度公司,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注重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研究,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制造、汽車、教育、金融、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及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應用,助力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智慧城市的構建。成立百度基金會,促進公益事業。榮獲“首都杰出人才獎”等。
何享健
何享健,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8月出生,廣東佛山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始終秉承“唯一的不變就是變”的創新變革理念,敢闖敢試,勇于挑戰,大力推行企業內部股份制改革,使美的成為我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積極實行股東、董事會、經營團隊分設的經營模式,開創了民營企業股權改制、股權激勵、職業經理人和現代化企業改革等先河。帶領美的集團從一個街辦塑料生產組,發展壯大為海內外擁有15萬名員工、近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市值近3000億元的科技集團,進入世界500強。創立慈善基金,投入10余億元,開展扶貧、救災、養老、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張瑞敏
張瑞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49年1月出生,山東萊州人,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他順應改革發展形勢,探索經營管理模式,帶領海爾從一家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跨國集團。2017年,全球營業額實現2419億元,連續9年蟬聯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創立“日事日畢、日清日高”OEC管理法,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創立“人單合一”模式,實現了我國企業管理從學習模仿到引領世界的突破。海爾集團先后被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選擇牽頭制定和研究大規模定制模式國際標準。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柳傳志
柳傳志,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4月出生,江蘇鎮江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改革開放第一代科技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優秀代表,他立足我國本土市場,大力發展民族品牌,不斷改革創新,1984年創立聯想公司,在與國際個人電腦巨頭競爭中贏得勝利,帶動了民族信息技術企業的創新發展。制定實施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帶領聯想并購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個人電腦業務,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積累了寶貴經驗。組織實施公司股份制改造,支持企業創新發展,促進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和眾多科技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魯冠球
魯冠球,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12月出生,2017年10月去世,浙江杭州人,萬向集團公司董事局原主席。他始終聽黨話、跟黨走,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企業經營發展之中。改革開放初期,他以開拓者的膽識,主動與鄉政府簽訂廠長個人風險承包合同,開創了浙江企業承包改革的先河,并首創浮動工資制。在他的帶領下,萬向集團從一個小作坊發展為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并開創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家勇于改革實踐的智慧和擔當。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