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于意見》?!兑庖姟分赋?,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5萬家左右,營業收入超過3萬億元,利潤總額達到2800億元,研發費用投入超過2000億元;到2022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2萬家,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
三大方面創新政策環境?
為了給成長中的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更好的創新政策環境,上海將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優化科技金融生態,同時為高新技術企業減稅降負。
在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方面,上海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財政扶持政策,對入庫培育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支持額度按照企業上一年度發生的研發費用10%確定,最低20萬元,最高200萬元。同時,加大“科技創新券”和“四新券”的使用力度并擴大支持范圍,支持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創業服務機構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研發與轉化服務。
在優化科技金融生態方面,上海將建設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推廣小巨人貸、履約貸、微貸通等科技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拓寬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渠道。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同時,鼓勵商業銀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主動授信,并結合風險補償、政策性融資擔保等方式,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且,加快發展各類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基金,放大政府引導基金的杠桿作用,與銀行融資產品探索形成投貸聯動。此外,還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改制上市,開辟上市綠色通道。
在為高新技術企業減稅降負方面,上海將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以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同時,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彌補年限延長至十年。并且,鼓勵科研人員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科研人員符合條件的股權獎勵,可按照規定享受分期或遞延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此外,還優先保障高新技術企業用地,支持園區為入駐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房租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減稅效果初現
在具體的減稅政策方面,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副局長蔣震平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主要與企業所得稅相關。截至目前,優惠政策主要涉及5個方面,即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2018年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到75%;高新技術企業虧損彌補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創業投資企業可按照其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從上海市稅務局獲悉,由于部分減稅優惠政策已于前期開始實施,根據2018年開展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統計數據,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已享受到一定的減稅“福利”。數據顯示,2017年度,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低稅率優惠的企業數量達到3310家,減免稅額達161億元,較2016年增長13.42%;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則高達6619家,加計扣除的總金額達到460億元,較2016年增長48.39%。2018年以來,已有578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了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留抵稅額退稅達到33億元。
蔣震平表示,未來,市稅務局在支持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基礎上,還將繼續通過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動態管理機制和電子政務機制,提升對高新技術等科技型企業的服務能效。并通過與科委合作,積極推進網上采集、智能咨詢等服務,有效提升企業對高新相關政策的分析和研判能力,更好更實地幫助市場主體提升創業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