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在中國其實就是一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在中國,什么最多?人!跟人比起來,中國的汽車、房子都是配角。當美國群眾一直在發愁自家的東西,房間,車怎么這么多,如何利用起來的時候;中國群眾在發愁的是自己掙的不夠多,工作不夠好,沒時間旅行,地鐵太擠,吃飯太貴。

? ? ?共享經濟的到來,使“平臺+個人”的組織形態逐步會替代“公司+雇員”的勞動關系。當“公司”多多少少地變成了“低效率”的代名詞,那么企業組織的規模將注定走向小微化,大企業式的“多人企業”最終也將會裂變為很多個“個人企業”。甚至于,一個單獨的個體也仍會進一步地碎片化——當每一個人參與到以任務中心、以流程來驅動的各個不同的臨時性組織中去時,他們可能會擔任不同的角色——在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之前,能夠在不同劇組里同時出演不同角色的演員,其實已經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了。
共享經濟“掙外快”從企業內部開始
近年來,國內分享領域不斷拓展,從在線創意設計、營銷策劃到餐飲住宿、物流快遞、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等,分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但是迄今為止,分享經濟主要是發生在個體之間,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供需匹配,更多的還是對閑置資源的再利用?,F在,共享經濟已經從C2C延伸到B2B發展。那么企業首先要解決的是企業內部員工的“掙外快”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來談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人員共享。

“平臺+個人”替代“公司+雇員”的組織形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企業可以將推廣營銷任務共享給員工,讓員工利用碎片化時間和社會交際網絡來實現“掙外快”的根本需求。比如食品企業營銷,可發布訂單給每一個員工,每一個員工都是一個微商,完成營銷后,獲得業務提成。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有了額外收益,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了。企業也獲得了額外業績。同時員工的親朋好友也能買到內部價的商品。這就是我們說的共享共贏。
這種人單合一的管理方法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施行。比如海爾就在自己探索一個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人就是員工,單就是用戶的需求,而不是狹義的定單,把員工和用戶結合到一起,這是我們探索的一個人單合一的模式,并且現在它已經是一個體現了互聯網思維的管理模式。
好活平臺讓人人都能“掙外快”
從分工/協作來看,一端是各個領域中互聯網平臺的浮現、以及各個產業和企業的平臺化,一端是海量個人作為經濟主體的普遍化。這樣一種“平臺+個人”的分工協作的結構,與過去的“公司+雇員”,是大不相同的全新的分工/協作的結構。從生產與消費來看,平臺作為典型的雙邊市場、多邊市場,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邊界,所謂“產消合一”已經是大規模的事實。

好活平臺是一種幫助企業由內而外進行共享的一種工具手段。如果企業想要實現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好活平臺提供了VIP市場,讓企業可以將營銷任務指定派發,制定標準,員工執行,工單審核,傭金發放,形成完整的內部共享閉環。在這里企業是雇主,員工除了全職工作外,還成為企業內部的渠道創業者。同時,企業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發現優秀人才,鼓勵培育內部創業者,讓企業完成管理模式的蛻變。在員工執行任務過程中,好活平臺提供了好活俠工具,讓員工邀請親朋好友成為營銷節點,多勞多得。好活幫幫,可以讓員工利用社會化媒體實現互聯網營銷。究根結底,好活平臺這些工具是為了讓企業營銷成本降下來,同時也讓每個員工都能“掙外快”。
企業營銷推廣當然不能只靠自身員工和供應商。那么如果還需要借助外部資源怎么辦?甚至很多互聯網企業本身員工數量也非常少,這些企業不能進行內部共享怎么辦?這時好活平臺創辦之初一直強調的B2B共享就有了用武之地。由于在企業內部共享時,很多企業將員工通過平臺已經共享,還有很多專業的營銷團隊也入駐到好活平臺。因此,企業將推廣營銷任務發布到好活市場后,將由這些外部人員來執行。企業審核通過后支付傭金。這種B2B共享可以讓企業低成本的、快速的獲得成熟的營銷人員。
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說過,人是目的,不是工具。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才,成為自己的CEO,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前提是,他有沒有這個發揮的平臺,誰來提供這個平臺。未來, 好活平臺希望幫助企業把員工從一個執行者改變成為創業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任務的工具。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