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0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介紹了上海《關于本市促進資源高效率配置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市規土局局長徐毅松介紹了《關于本市全面推進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的若干意見》。市經信委副主任吳金城、市規土局副局長岑福康和市發改委副巡視員裘文進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 ? ?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以來,李強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上海要“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以環境論英雄”,成為了上海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明確導向。2018年11月12日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本市促進資源高效率配置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雙高意見”,就是作為踐行四個“論英雄”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雙高意見”用七個部分,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
? ? ? ?把經濟高質量發展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放在服務全國發展的大局中來看,首先必須堅持深化改革的總體取向,打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空間、制度空間。尤其是上海比其他省市更早進入結構性調整轉型期,推動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條件,需求也更加地迫切。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上海產業經濟在資源環境緊約束的條件下,必須把關注點放在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上,加快破解激勵約束機制不順、新舊動能轉換機制不暢等問題,實現“向存量要空間、以質量求發展”。
? ? ? ?上海著重從三個方面明確新思路新方向。第一,是通過規劃引領、標準引導,優化產業戰略方向和項目準入標準,明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和要求。第二,通過“3+5+X”重點區域率先示范、零星工業用地自主轉型升級,推動多主體、多形式的“騰籠換鳥”,明確資源高效率配置的推進路線。第三,通過建立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標準,以及土地、財政、金融等差別化引導,明確政策支撐體系,促進要素資源聚焦實體經濟,進一步優化上海的營商環境。
? ? ? ?上海要著力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必須統籌優化全市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上海11月7日正式發布了上海市產業地圖,按照打響“四大品牌”的總體部署,覆蓋一二三全產業鏈,聚焦16個區、67個重點區域、27個重點行業,共編制了101張產業地圖。
? ? ???重點是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強化前沿科技、核心產業布局,力爭突破“卡脖子”瓶頸、加快推動產業化。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民用航空、生物醫藥等戰略領域強化布局,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的合作與競爭。還要依托產業地圖推動各區和重點區域著力發展主導產業。比如浦東聚焦集成電路、航運貿易,嘉定聚焦汽車產業,松江重點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等,促進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提高上海產業的集中度和顯示度。
? ? ? ?在“雙高意見”中,主要聚焦“評、配、管、引”四個環節,建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體系。一是構建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制度。市級明確評價指導原則,各區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以用地用能、勞動效率、科技創新、污染排放等為核心,明確“高產田”和“低產田”的分類標準。二是實施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以評促轉、以配促優,在產業準入、技術改造、電價、環保等方面,深化差別化政策指導。三是嚴格產業全生命周期管理。嚴格產業項目準入標準,加強過程監管和動態評估,實施高于國家要求的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四是制定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針對具體產業領域,制定高質量發展指引;加強產業園區評價監管,提升服務能級。
? ? ? ?要推動產業經濟的整體轉型提質,就必須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上海這些年一直堅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2016-2017年就調整了2600多個產業項目,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了空間。但要進一步盤活存量資源,用于新興產業發展,還面臨“倒剪刀差”、利益平衡等很多障礙;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必須要拿出敢啃硬骨頭的勇氣,持續推動質量變革。
? ? ? ?上海推進騰籠換鳥,必須講究科學方法,要堅持以市場手段為主,更加注重發揮四個“論英雄”的作用,以“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的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盤活存量土地。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土地收儲,統籌用于更高質量的產業項目;二是市場流轉,將資源從低效企業轉向高效企業;三是原地轉型提升,通過企業技改,加大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民營經濟27條”里也提出,大力支持優質企業技術改造。
? ? ? ?上海要提高經濟密度,必須圍繞資源投入、產業創新、空間集約、集群發展、政策配套等,構建起集產業鏈、創新鏈融為一體的經濟要素體系;尤其是“好地段要做好產業,好資源要用于高質量發展”。“雙高意見”里也明確,要實施“3+5+X”區域整體轉型高質量發展戰略,建立起市級統籌機制,促進資源向重點區域、優質企業和產品集中,加快建設強度高、創新濃度高、經濟密度高的“產業新區”。
? ? ???從發展模式上,在這些區域著力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引進優質高效項目,特別是吳涇、高橋、南大、吳淞、桃浦五大重點轉型區域,要重點引進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車聯網、健康服務等創新資源集聚度高、成長空間大的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創新項目;支持金山二工區、星火開發區等若干區域,打造“二產轉二產”的示范區域。從政策配套上,也探索了一些創新方式,比如順應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產城融合趨勢,提出土地復合混合利用、“產業上樓”、帶建筑收儲等創新政策。
? ? ? ?另外,上海正在加快制定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更新2018版的產業用地指南、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等,預計年內都會推出,作為“雙高意見”的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