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創業在融資的時候,下面這幾個詞,最好不要用,或者謹慎使用。
“勿用”的詞,比較容易讓人覺得其實你并沒有想清楚,因為這些詞太空了,根本代表不了什么,只會在中央文件里看到。
1. 有機:有機結合,有機融合,有機升級
3. 整合:化整為零,全面整合,雙向整合
最可怕的是:“有機而立體的整合”。這句話說完,我基本就跪倒了。
“慎用”的詞,很容易讓人覺得很牽強,這個世界上能被這么高度總結的公司是很少的。其實很多東西是不需要過度解釋的,數據體現一切。
1. 平臺:大平臺,全平臺,跨平臺
2. 模式:獨一無二模式,創新模式,超前模式,阿里模式
3. 系統:系統化操作,系統化改革,系統化優化
4. 入口:流量入口,消費入口,物聯網入口
5. 顛覆:全面顛覆,徹底顛覆,完全顛覆
最可怕的是:“具有顛覆性創新模式的平臺級入口”。這句話說完,我基本就躺下了。
“可用”的詞,主要是那些能夠說明邏輯,講清楚因果,或者列舉可行計劃的詞,這些詞有助于投資人了解公司增長的原因,接下去要做的事情,以及怎么做的問題。
1. 驅動:增長由##驅動
2. 節點:接下去的開發和上線節點是##
3. 方式:采用##的方式,便宜的獲取流量
1月份這波用戶的增長,主要是由季節性高峰所驅動。接下來到3月底,我們會發2.0版,比較大的改動在于用戶之間的IM我們會增加很多有意思的功能。之后在某某應用市場的合作和首發,我們能夠比較快的獲得一些流量,估計在10多萬吧。這些內容,至少有些信息量吧。
“少用“的詞,主要是那些能夠清晰表述長期遠景,尤其是能夠展現出創新的點,或者是改造產業鏈條的角度,是應該提出來的。這些詞,用一下,體現自己的理解。但是要少用,不要一直講。
1. 改變(具體)
2. 增量(具體)
新的B2B模式,改變了產業鏈,減少了中間環節,省出了10%的毛利空間。
分享經濟,是用低Capex(比原先減少了90%的資本支出)的方式,創造的新的供應增量。
這兩個詞,是比較正向的,如果模式里面有這些成分,還是會吸引不少人關注的。
以上隨筆心得,是希望1小時的聊天,發揮3小時的功效,對投融雙方格外重要。
思達派專注創業干貨分享,歡迎各位創業者和投資人聯系我們:
1、分享創業干貨(投稿&申請新聞報道)
2、專業團隊提供免費公關咨詢服務
相關需求,發送相關內容至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系。
轉自簡書,經思達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