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奧地利科技日”首站在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舉行。
??近日,由奧地利聯邦交通、創新與技術部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共同主辦的2018年“奧地利科技日”成都站活動在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舉行。“奧地利科技日”是奧地利聯邦交通、創新與技術部、奧地利科研促進署與奧地利商會聯合啟動的技術出口項目推介活動,旨在為中奧兩地新近研發的創新技術開拓市場,尋找更寬廣的合作渠道。
??當天活動以路演形式進行,分為“‘空中都市’成都天府國際廣場”“環境與能源”“城市建設/自然災害預防管理”3個議題,共有19家企業與科研機構參加了路演。據悉,這是今年“奧地利科技日”活動的首站。
??手機里的“數字身份證”
??在當天活動現場,來自奧地利科研促進署的克里斯蒂安·弗雷作為奧地利國家印刷廠(OeSD)的代表發表演講,向大家介紹最新研發的移動身份識別應用程序——MIA。在他看來,數字化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發展、科技進步的基礎,而中國的數字化程度更勝過歐洲。“數字化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領域的數字化不夠安全,例如在身份認證、識別領域。”
??據了解,MIA移動身份識別應用程序是奧地利國家印刷廠最新研發的創新型產品,它可以在手機上以數字化形式呈現高安全性文件及憑證,“像身份證、護照這些證件,隨身攜帶很不方便,經過處理后可儲存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中,極大提高便利性。”克里斯蒂安·弗雷介紹,“過去我們必須隨身攜帶駕駛執照,但有了MIA,現在只用掏出手機,讓交警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了。”為了保證安全性,該應用程序采取了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識別方式進行安全管理,并運用區塊鏈技術來確保數據安全。
??MIA不僅可以將重要的身份識別文件儲存在手機里,還能在網購、出入境時提供身份驗證,既便利又保障信息、資金安全。同時,MIA還能將火車票、機票、電影票等票據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在系統里。“因為門票遺失而錯過演出的事情,或許不會再發生了。”弗雷說。
??不裝空調暖氣的環保建筑
??沒有空調、暖氣,卻能在一年四季保持恒溫,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這種無需主動供應能量就能滿足制冷和采暖需求的超低能耗建筑——“被動房”,在歐洲正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當天活動中,奧地利新建筑物理和能源設計有限公司的中國代表董小海現場介紹了“被動房”里的“黑科技”。
??“簡單來說,這種建筑通過地面、墻體、門窗的保溫隔熱,以及新風系統和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室內四季恒溫、恒濕、恒氧、恒凈和恒靜。”董小海說,通過采用先進節能的設計理念和施工技術,可以極大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和氣密性能。同時,通過新風系統的高效熱(冷)回收裝置,將室內廢氣中的熱(冷)量回收利用,從而顯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能耗,甚至能降低近90%的能源消耗。“‘被動房’可以實現在冬季不供暖情況下維持室溫在20℃以上,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滿足人們的室內保暖需求。”
??在董小海看來,此次參加“奧地利科技日”活動是一次推廣環保節能新理念的好機會。“被動房”標準不僅適用于住宅,學校、醫院、辦公樓、商城、工廠等,幾乎所有建筑類型都可依據該標準建造。“根據歐盟最新規定,到2020年,歐盟27個國家將全部采用‘被動房’標準建設。未來中國的房屋也可以采用該標準來建造,讓日常生活也成為環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