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傲銘

導語:擴張的太快,也讓摩拜單車背后的問題陸續爆發在公眾眼前。
今年春季開始,以摩拜單車突然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讓摩拜們快速吸引資本與用戶目光。然而,迅速擴張的同時,也讓摩拜單車背后的問題陸續爆發在公眾眼前。
摩拜單車存在安全隱患?
最近,《北京晚報》就報道了入冬后摩拜單車集體“趴窩”的消息——隨著嚴寒天氣的到來,摩拜單車車身問題狀況頻出,不僅是智能電子鎖系統與定位系統出現了問題,單車的電剎車系統(主要為舊版本摩拜單車)也存在著安全隱患。
雖然目前為止摩拜方并未對報道作出任何回應,但從網友發表的言論中可側面證實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微博上,不少用戶就抱怨摩拜單車掃碼后仍開不了鎖,連續掃碼多輛摩拜單車均為故障車;APP中單車的定位存在偏差;以及一些被正常使用的單車卻存在著剎車失靈等問題。
但相比起上述問題,更讓用戶“怨聲載道”的是摩拜方對問題的響應機制與處理態度。
用戶遭遇摩拜“冷處理”
在反饋渠道上,摩拜單車“繼承”了Uber的溝通方式,用戶只能通過APP、電子郵件與客服電話來反饋問題。雖然這一模式能進一步減少運營人員,降低運營成本,但無形中卻增加了用戶與廠商之間的溝通屏障。比如通過APP與電子郵件,用戶僅僅只能做問題提交,問題的處理進度、過程、時間卻一無所知,只能被動地等待處理結果。而打客服電話,語音客服的解決辦法則是將用戶引導至APP中去反饋,人工客服則很難撥通電話。
再者,在處理態度上,摩拜單車也沒有本土互聯網產品在用戶運營時的“積極勁兒”。對于反應情況的用戶,往往無法得到摩拜方的后續的妥善處理。

這類抱怨在微博上就能輕易發現。比如在12月5日,有網友反應騎上一輛并未有任何故障提示或警告的摩拜單車,但騎行500米左右單車鏈突然空轉,導致用戶踩空后失去平衡摔倒受傷。在給客服電話反饋后,事情不了了之。
無獨有偶,上海一名網友也爆料稱,由于摩拜單車剎車失靈,造成與行人相撞并受傷的車禍事故,在報警立案后,摩拜方除了回復等之外,就未做其他問題處理辦法。
別人的疑問無法給出合理答復,摩拜自己的承諾似乎也無法給到兌現。
在一個月之前,摩拜單車還就用戶的交通安全問題,與一家保險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據摩拜透露,合作中雙方商定,在合同列名的保險期限內,因被保險人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早晨消費者人身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導致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或給付義務的,保險人將根據保險合同的相關約定負責賠償。
換言之,在保險期內,如果用戶使用摩拜單車時,因為自行車自身原因,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意外,造成第三方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并且經司法、行政等部門判定生效,依法由摩拜方承擔經濟賠償責任。那么這一賠償則由該保險公司約定賠償。
然而在用戶使用摩拜單車前或使用過程中,目前并未有任何保險的相關說明。在摩拜單車租賃服務協議中也并未有這一說明。而就上述因魔拜單車車身原因發生交通事故的網友,也并未得到相應處理與賠償。
問題背后的運營短板
用戶維權難,無疑暴露出摩拜單車載快速擴張中的運營短板。某種程度上而言,這比單車本身的問題更加嚴峻。因為這其中不僅牽涉到擴充運營人員的成本問題,還涉及到完善產品運營模式的底層架構(同Uber一樣,摩拜單車也是用最少的人員,最簡單的管理模式來驅動一個個城市的增長),以及企業在公共事業管理與商業利益之間的平衡。
人人車CEO李建曾表示,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獲客成本低,運營效率高和沉淀口碑。雖然魔拜單車喚醒了海量用戶的真實需求,快速切入市場。但當不安全因素爆發后帶來了負面口碑,企業往往需要更大成本來進行修復與彌補。
用戶遭遇交通事故時,用戶和企業的權益應該如何得到保障?雙方又應該承擔何種法律責任,目前來看,魔拜單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了。
本文屬讀娛原創,轉載請注明,微信ID:hanguoxingyule
讀娛:泛娛樂商業新媒體,圍繞“娛樂+互聯網+商業”。關注影視、音樂、動漫、體育。記錄泛娛樂產業的大情小事。現已加入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已入住虎嗅、鈦媒體、36氪、界面、搜狐娛樂、藍鯨娛樂、百家、I黑馬、一點資訊媒體服務平臺等,讀者可通過以上平臺查看更新文章。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8-26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領跑兒童暑期檔,奇巴布做了這些事情 》的文章
2022-08-15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Pico成為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的文章
2022-08-03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斗破蒼穹年番》熱度登頂,動畫之于“大閱文”意味著什么? 》的文章
2022-07-22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抖音牽手愛奇藝,長短視頻的協作時代要來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