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陷資金危機之際接盤的韜蘊資本試圖甩手易到,但將所持易到股權轉售給赫美集團的計劃告吹。網約車市場監管趨緊,新老玩家競爭激烈,易到未來何處去?
11月14日晚,赫美集團(002356.SZ)公告稱,公司與韜蘊資本協商同意終止此前簽訂的投資框架協議,協議約定的韜蘊資本股份收購義務終止履行。同時終止受讓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到的運營主體)股權,東方車云擬獨立進行境內或境外IPO申報。
今年5月,赫美集團、韜蘊簽訂《戰略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和三份補充協議,約定韜蘊資本需在11月14日前收購赫美集團不低于5%的股份。之后,韜蘊資本一致行動人易加資本以2.52億元收購赫美集團小股東所持4.54%股權。根據赫美集團公告,韜蘊不再收購剩余0.46%的赫美集團股份。
同時,今年8月9日,赫美集團公告稱,公司與自然人王菲(韜蘊資本一致行動人)、北京中泰創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泰創盈)簽訂《合作意向協議》,擬受讓其持有的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
赫美集團主營業務為服飾品牌代理,與網約車平臺易到并無業務協同。在市場看來,赫美、韜蘊之間的交易更多出于資本層面考慮。
赫美集團最終放棄收購韜蘊所持易到股權。赫美集團稱,終止收購是因為協議各方在后期溝通階段就交易具體方案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且鑒于資本市場環境及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繼續推進上述合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3日,赫美集團公告稱引入文科投顧的戰略投資。后者為北京國資委下屬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將收購赫美集團5%股權。
赫美集團8月10日的公告中,提及易到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易到方面沒有透露具體的融資進度。至于赫美集團提及東方車云擬獨立進行境內或境外IPO申報,易到方面回應財新記者稱目前尚無具體IPO時間表。
目前,易到運營主體股權結構為:韜韞一致行動人王菲持股33.82%,新增股東上海哲蘊商務咨詢合伙企業持股28%,“中植系”中泰創盈持股20%,中信系資本信銀投資持股18.18%。其中中泰創盈持股系樂視債務遺留轉股而來。
熟悉韜蘊資本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王菲是溫曉東的秘書。2017年11月,王菲持股易到運營主體比例為77.27%。這意味著在一系列資本運作過程中,韜蘊已減持了超過一半的股權。
創立于2010年的易到,是國內最早的網約車平臺之一。在與滴滴、Uber中國等競爭對手的瘋狂補貼戰、融資戰中,易到日漸式微,2015年下半年陷入經營困境,委身樂視,后又因樂視深陷財務危機而遭遇司機擠兌風波,墜入資金鏈斷裂深淵。
2017年7月,樂視債權人韜蘊資本宣布以股權投資方式戰略投資易到,取代樂視成為易到控股股東。韜蘊資本CEO溫曉東此前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易到的收購是一次反常規操作。“我們是先拿了錢,再進來了解情況的。”考慮到司機集中擠兌和樂視將來的名譽問題,韜蘊資本投入10億資金解決易到的車主提現問題和債務危機,并引入了中信系資本作為第二大股東。
在投資易到之前,韜蘊資本在私募市場并無太多知名項目。官網資料顯示,韜蘊資本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投資板塊涉及金融投資、消費品、新能源及汽車、文體旅游、TMT等。投資易到之后,多位樂視系高管去職,韜蘊資本CEO溫曉東曾一度走到臺前代理易到CEO一職,負責解決易到債務問題、梳理業務架構,直到原百度外賣CEO鞏振兵履職。
易到欲以低傭金擴大網約車市場份額,曾于2018年初高調宣布在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將司機傭金下調至5%,但抽傭比例已在今年夏天上調。目前易到平臺的車型中,易達車型抽成15%,舒適車型抽成17%。
多位易到司機告訴財新記者,易到原本每周只有周五14點至17點開放提現,但進入10月以后已連續數周未向司機開放提現窗口。11月9日,提現窗口終于開啟,但限額2000元,錯過或者超額都需等待下個周五的提現日。
財新記者就10月份出現的提現難問題問詢易到,易到方面回應稱,10月第3周,平臺對第三方提現產品進行變更及優化,第三方提現產品在接入平臺提現體系過程中因一些系統不穩定因素導致接入完成時間超出預期,出現了臨時性的提現延遲。新的提現體系也將盡快完成對接調試,并投入使用。
目前,易到拿到53張地市網約車牌照,實際運營190余城。司機和車輛合規數據暫未對外公布。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極光大數據,6月份易到APP日活躍用戶數為9.3萬,這一數字到9月份下降為7.6萬。而同期的網約車平臺,除了滴滴日活數降低56萬至1425萬以外,嘀嗒出行、曹操專車、首汽約車等APP日活均有20萬以上的日活增幅。
按照交通部安全部9月10通知要求,所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需在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并基本實現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的合規化。如果監管政策如期落地,將對所有網約車平臺上的兼職運力造成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