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是一個基于達人分享推薦機制的B2C社交電商平臺,在過去一年的摸打滾爬里,顧俊經歷了許多,前幾天他把作為“創業汪”一年多以來的心得和感受寫成了文章,用顧俊文章里面的一句話總結就是:“這里面的坑,還真是誰滾誰知道。”
經過這一年多的摸爬滾打,終于找到了最正確的方向,而這一路上的坑,卻真是滾過的人才知道。
剛創業的時候,確實迷茫,于是乎去泡各種活動、論壇、聚會,企圖從中找到方向,后來發現,去的越多越迷茫。最近朋友圈有篇文章《望京的妄境》,像極了那時的我,住望京小腰附近,但凡有個局就往人群里扎,后來發現除了肚子上的肥肉,幾乎沒有任何收獲。
在那些無效社交的工作局中,大多數人來的想法都一樣,想結識人脈,想對接合作,想增多見識。后來會發現,真正能讓自己最快成長的是思考,是一個人塞著耳機的奔跑,是一個人深夜吹風時的遐想。就這么幾年時間能折騰,真的得要好好珍惜。
以前總覺得,創業無非就是憑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一點小人脈、積累的一點小資源,再多付出點時間,稍微努力點來保持平衡,應該不難。如今才知道,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全身心的投入只是最基礎的事,還有更多的坑和挑戰要面對,容不得半點疏忽,容不得停下腳步。
再牛逼的人精力也都有限,創業更是只允許專注,所以既不舍得放棄大公司的安逸日子、又不想錯過創業好機會的朋友,別想了,你只能做一件事。
前幾天參加Chuang大會,徐小平老師說:富有不一定讓你有很多快樂,但貧窮確實會讓你平添痛苦,感覺自己100個認同。。
如果一件事,自己都沒想明白將來怎么賺錢,或者理想的賺錢方式自己都覺得很扯,趁早放棄。干點離錢近的事,人人都想做輕的、一夜暴富的事情,那總得有人做重的、苦逼的事,哪怕沒有投資自己都能養活自己的。
堅持和固執是兩碼事,聰明的人會在最適合的時候停止錯誤的決定,開始找方向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貌似有戲的需求,但驗證后才發現,這是個坑。但大多數時候,對于過去付出的時間精力是不忍心割舍的,同時還得愧對一幫跟著白忙半天的兄弟們,于是乎繼續在一個錯誤的方向里掙扎,最后卻錯過了最好的機會,浪費了最佳的時間。
如何區分需求的真偽和事情的靠譜程度?拋開市場規模和競品,就想一下,現在做的事情,在不溝通的前提下,你身邊最普通的那個朋友會不會用。當然,如果正在做的事只是個生意的話,管他什么方向,先賺錢就好啦。
找人這事呢,比起能力和經歷,其實價值觀最為重要。如果志趣相投,就算合作過程中會有一些摩擦,始終還能保障最后方向是一致的。創業公司跟大公司不一樣,大公司要的是能把事情按照需求執行到位的職業經理人,而創業公司只有找到一群差不多的人,不斷的摩擦和磨合,才有可能最后把事干成。但確實會有些人,能力真的超棒,但實際協作過程中,不一樣的價值觀只會讓雙方都痛苦。
創業本身就是個大坑,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受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雖然到最后也有可能一無所獲,但我幾乎沒有見過真的哪個人一夜暴富或者一夜爆紅,表面的美好背后都有數不清的傷疤。
(思達派合作伙伴小飯桌供稿,轉載請聯系小飯桌)
思達派專注創業干貨分享,歡迎各位創業者和投資人聯系我們:
1、分享創業干貨(投稿&申請新聞報道)
2、專業團隊提供免費公關咨詢服務
相關需求,發送相關內容至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