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見。”
11月7日下午,作為“川港澳合作周”重磅活動之一,“成都新經濟發展·香港專場合作推介會”獲得巨大成功。告別之時,參會各界人士已經壓抑不住對成都新經濟前景勃然而生的激情。一句“成都見”,不僅是一句禮貌的道別用語,更像是一個接頭暗號,飽含對投身成都新經濟的美好預期。
毋庸置疑,當前,新經濟正以不可逆轉之勢蓬勃興起,在協同分享、萬物互聯中深刻重塑生產力發展模式和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成為深刻改變世界經濟體系和城市格局的最大變量。當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進行最重要的戰略轉身,無疑,新經濟,成為破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鑰。
為什么成都是“最適應新經濟成長的城市”?成都是怎樣推動新經濟在全國率先起勢?以新經濟為突破口,成都又正在書寫一份怎樣的高質量答卷?一系列問號,成為這場推介會最引人注目之處。
當鏡頭從東方之珠拉回天府之國,成都街頭,有最鮮活的答案。
11月3日,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iG戰隊封冠的那一刻,成都無數大街小巷忽然爆發的歡呼聲,堪比世界杯奪冠之夜。其實,成都對這樣的場景并不陌生。17年前,成都也曾這樣歡呼,那一年,成都小伙馬天元成為中國第一個WCG世界總決賽冠軍。到2009年,成都新世紀會展中心舉行WCG決賽時,再次迎來這樣的歡呼。
當不少城市還在為“戒網癮”費盡心思,成都,卻已經成為“電競搖籃”,這實際上恰好成為“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的最佳注腳。成都城市深刻蘊含的創新、包容特質,以及成都人對新事物的天然好奇、樂于嘗試,使成都與新經濟有著天然的契合力,而成都基于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出的關于新經濟發展的系列頂層設計,更使這種契合力如虎添翼。
去年11月,成都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放言要“成為新經濟的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態創新區,成為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到2022年,新經濟總量指數排名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一年來,成都在全國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印發首個共享經濟發展方案、組建全國首個城市級新經濟俱樂部、規劃建設全球首個“獨角獸島”、設立100億元新經濟發展基金……隨著一系列頂層設計的落地,成都新增新經濟市場主體6.3萬戶,新成長達到獨角獸標準的企業4家,“七大應用場景”構建漸入佳境,“六大新經濟形態”呈蓬勃態勢,成為中國“雙創”第四城。
從最熱情的共享單車管理規則到最溫和的網約車新政,從高新區內網絡游戲產業聚集300余家企業到興隆湖上全球首個獨角獸島,成都正在營造新經濟發展的最優生態。仍以電競為例:去年11月,LOL開發商透露,將在中國推動“電競聯盟化”,而成都是確定的4個城市之一;緊接著,12月,騰訊牽手成都,正式宣布將圍繞其成都團隊開發的“王者榮耀”打造電競之都;今年8月,領先BOSS直聘發布《2018上半年蓉城人才趨勢報告》指出,游戲行業已成成都薪金最高的“最貴”職業,而AI、游戲電競與青年創業則成為成都的三大發展名片。新經濟新政下,正在催生一個“電競之都”。
一個電競,投射的是改革開放背景下一座城市的進化論。透過成都新經濟發展·香港專場合作推介會,不難發現,改革開放四十年積厚成勢,成都已經脫胎換骨,華麗蝶變:從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轉而聚焦前沿新經濟,從虹吸西部轉而實現全球資源配置,從內地格局擴展為全球視野,從領先西部到對標國際。挾中國新一線首位城市磅礴發展之勢,成都在中國經濟發展大局中已經重新標注站位,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戰略轉身中,成都已然站到領跑位置。
因而,當成都以“共育新經濟 共強新動能 并肩擔負助推民族復興的時代使命”為題,對香港以及世界發出“投身成都新經濟發展大潮”的熱情邀請,其中傳遞的,不僅是成都新經濟發展的磅礴之勢,更有對“創新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城市響應,以及對“民族復興”這一時代使命的城市擔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而每一個時代節點,總有一些城市會擔起歷史的使命。這一次轉身,成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