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空間”內部
??蓬皮杜雙年展“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
??陽光灑向綠道、湖水,秋日的錦城湖呈現出一派自然祥和的美景。而今,一組“水上金字塔”的誕生,打破了錦城湖往日的寧靜,又與這片生態美景完美融合。11月3日,隨著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正式開放,本次展覽的重要作品“水與未來生活” 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在錦城湖2號湖區上全面呈現并向市民開放,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觀賞。
??這是一場跨地域的國際交流,這是一場跨領域的藝術盛宴,這是一場跨文化的時尚派對。作為以法國前總統喬治 ·蓬皮杜命名的世界著名現當代藝術中心,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擁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現代藝術收藏,在推動全球藝術文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也由此備受矚目。
??在為期兩個月的雙年展中,來自全球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位藝術家與小組的百余件作品將悉數呈現,而錦城湖綠道也成為本次雙年展的展區之一,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建筑人文的體驗盛宴。成都高新區將以藝術這一國際化語言與世界交流對話,讓濃厚的國際化藝術時尚氛圍為天府綠道寫下新的注解。
??法國“全球都市”來蓉
??亮相高新體現“延展智慧”
??從巴黎來到成都,這是蓬皮杜雙年展這一國際藝術盛事第一次踏足中國城市。在2016年,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創立了“全球都市”這個雙年展平臺,首屆雙年展于2017年在巴黎舉行。這項雄心勃勃的創新計劃,薈萃了世界各地眾多藝術家的精彩作品,他們致力于重塑城市空間、社區和技術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該計劃還將邀請公眾體驗、參與和融入到異彩紛呈的作品之中。
??本次雙年展由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毛繼鴻藝術基金會(MJHAF)、成都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是“全球都市(Cosmopolis)”研究實踐的擴展與延伸,在首屆主題“集體智慧”的基礎上,本屆展覽主題升級為“延展智慧”,依托成都城市概念,通過各式各樣的數字作品、裝置藝術、攝影和視頻影像,創建一個引人深思的模擬城市,并借此構想如何發揮智能技術和生態智能的新路向,不斷推進社會價值。
??兼容并蓄的開放視野,一直厚植于成都高新區30年發展的文化基因之中。在培育本土文化的同時,高品質、國際化的文化也持續融入這片開放的土地。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為成都高新區帶來獨具個性的精品建筑地標,為國際化城區的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智能技術的發展與生態建設的發力,更讓成都高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不斷推陳出新。本次雙年展的一大建筑類展品在成都高新區的亮相,與成都高新區的發展路徑可謂相互呼應。
??聚焦水與未來生活
??漂浮空間引發可持續生態思考
??水與城市的當代新型關系是什么?在本屆雙年展錦城湖展區,尼日利亞建筑師、設計師及城市研究者昆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領銜NL 建筑事務所,構筑起一座水上漂浮系統——“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并探討水與城市、水與未來生活之間的關系。
??隨著該項目全面亮相,記者也來到錦城湖2號湖區體驗了一番建筑藝術的奇妙。走進這個形似“金字塔”的木質建筑,記者看到,“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由3個漂浮結構組成,包括一個開放式的音樂廳、一個室內展覽空間和一個小的信息亭。它們重達幾十噸,完全漂浮在水上,卻讓站在上面的人感受不到晃動,從設計到建設都可謂十分精妙。
??據昆勒·阿德耶米介紹,他在2016年憑借其漂浮學校設計在威尼斯雙年展上斬獲銀獅獎,而此次的“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相當于“3.0版本”。金字塔形的木結構框架,可以確保即使水環境發生巨大改變,整個建筑空間也能保持相對穩定。底部的浮動系統使得新型空間可以輕盈地浮在水面,形成一種“臨時停泊”的漂浮模式。
??“這不僅是一座‘漂浮建筑’,我們實際上關注的是水與城市之間、水與人之間的關系。”昆勒·阿德耶米說,在他的水上項目中,城市與水的關系從互相抗衡轉變為相知相融的可持續生態連結?!癕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在錦城湖建立起一個多重公共空間,漂浮的木質建筑與湖沿岸的居民群落交織呼應,從而延展出關于成都水生態與水文化記憶的多維度空間。
??藝術與生態相得益彰
??高新綠道成天府文化重要載體
??來自法國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來自尼日利亞的建筑師的靈感與作品,“MFS III×3-岷江漂浮系統”的亮相,與錦城湖相得益彰,也為高新綠道增添了文化內涵。在成都高新區的建設發展中,天府綠道已經成為一大特色,也成為了全區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早在蓬皮杜雙年展舉辦前,作為天府綠道的重要展示窗口,桂溪生態公園就從細節入手營造國際化文化氛圍,在這里,友城羅瓦涅米市贈送給成都市的大型兒童游樂設備“木立方”,已成為孩子們的最愛。未來,這里將圍繞“成都國際化”進行打造,展示成都發展的全球視野和開放姿態。
??隨著天府綠道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文化要素、藝術展品、博物展品等將在成都高新區的生態綠地上聚集。濕地生態科普基地等平臺的建設,將不斷豐富綠道文化底蘊。當下,成都高新區不僅在生態建設中全面融入文化元素,也竭力打造天府文化生態,為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做出貢獻,讓天府文化大放異彩,更加吸引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