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泉一直是國內優秀的音樂人和歌手,但是從前幾年身份開始發生了轉變,開始在投資界布局,并且成立了自己的海泉基金。昨天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的“洞見·未來——2016中國天使投資峰會暨頒獎盛典”中,胡海泉接受了記者的專訪,我們來聽他講下如何做到“”左手音樂、右手投資”的。
因為人的時間有限,把時間投到這兒,那兒可能就要放棄,對我來講,可能不同的身份工作是對另外一種身份的休息,也就是說,可能大家說工作之余,我們就沒有所謂的工作之余,這件工作的之余就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很多同事說我不怎么睡覺?其實我也困,但是一個是的確給自然安排很滿,另外每件事情是我很感興趣,一個人對志趣的趨勢力是很強大的,它能戰勝所有的疲憊,當然我也很注重自己的保養。 ? ?
其實早知道投資這么苦的話,就不干了。我其實是對于未來的好奇心,對創新創業的尊敬、尊重。也是希望從中能夠發掘自己的未來之路,驅使我最開始從個人天使轉型做基金管理。個人天使其實是愛好,往往個人天使投資處于一個自發的,不需要梳理的階段,但是到了真正管理基金的時候,我發現那個階段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開放面對別人,要投入很多很多精力。
人家說你看一個價值1000萬的公司和價值1個億的公司其實投入的精力是一樣的。另外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作為基金管理人來說,我們往往是說你的投資效率怎么樣?回報怎么樣?其實我自己的滿足感不是這樣。我自己的滿足感在于我能結識很多項目,也結識很多我想去幫助他們的創業者。
海泉基金成立了不到兩年,我覺得很難講好不好,事實上真正的好是持之以恒的。另外成功案例是很多的,能夠連續出現的,我們看到很多投資項目里有一個代表作就不錯了,但是真正成功的投資家應該是在很長的一段職業生涯里面,真正獲得非常多,成長非常快,最終能夠回收的項目。
對于一個短時間的機構來說,我們還談不上做得好,只是覺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特點,洞察到一些自己的核心價值,也有自己的一些理念和價值觀。無論是什么獎項對我來說都算是抬愛,可能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認識我,這張臉比較熟,愿意給我一些面子。
當然我作為投資人來講,如果能夠把我自己的優先資源,品牌的價值能夠用好,用到實處,這才是我覺得很好的事情。
為什么有的創業項目不成功?因為大家得的病不一樣,最后結果是一樣的,誘因不一樣。還是在早期來講,往往是創業團隊分工或者說偏角了,某一方面很強,其他方面不強。
事實上,我們看到一個創業項目,它如果能夠成長快的話,絕對不是說你掌握了某一項技能,所以我想創業者的確應該是能夠聚合人才的能力和管理人才。這是我見到的,有些地方是有優勢的,但是沒有成功的原因可能還是沒有能達成互補的創業團隊吧。
本文首發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作者李翹,郵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思達派系創頭條(Ctoutiao.com)旗下智庫,專注成為創業者Startup的成長合伙人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