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時代宇航Scorpio-1商業衛星。(資料圖片)
??10月29日,由區內企業成都星時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時代宇航”)設計研制的“星河號”(型號為“Scorpio-1”)衛星,搭載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順利升空并實現星箭分離,隨后,衛星成功入軌太陽同步軌道。
??“星河號”是全球首個商業AI星座“星時代”的首顆衛星,也是四川省首顆自助研發的商用衛星。據悉,“星河號”升空后將在500公里軌道高度進行對地觀測,運行壽命為3年。此次衛星成功入軌,標志著星時代宇航正式擁有了衛星數據自主獲取能力。
??“我們聯合天儀研究院共同研制的星河號成功入軌,標志著星時代宇航正式開啟‘星時代’星座的組網建設,接下來我們將加快在太空+領域的布局。”星時代宇航副總裁王瓏介紹,9月5日,星時代宇航研發的“天府軍融一號”與“成都高新一號”兩顆型號為“Virgo-1”的AI立方星試驗載荷,搭載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1Z火箭順利升空,成為全國首個由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
??王瓏介紹,相較于傳統的遙感衛星,“AI衛星”技術最核心的創新之處是具備了自記憶、自識別、自處理、自適應的能力,可在衛星上進行圖片、數據的處理。“以后遙感衛星會帶著一顆‘大腦’上天,在天上進行拍攝并不停對地面數據進行分析,把結論性的數據傳過來,這樣我們可以實時對地面物體的狀態、情況進行分析,可以準時到分鐘級。把這些結論給到用戶,用戶就可以直接用了。”在試驗星發射54天后便將衛星送入同步軌道,星時代宇航再次刷新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的速度。
??據了解,“星時代”AI星座計劃包含192顆衛星,分布在24個軌道面,組合部署光學遙感衛星與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分辨率覆蓋5m、1m、0.5m,該星座可為用戶提供周、天、小時、分鐘等不同等級的對地觀測服務,每日更新全球影像數據,為精準扶貧、防災減災、應急安防和環保監測等提供解決方案。“例如當海上發生大面積漏油時,AI衛星就可以通過圖像分析并確定事故地點和范圍面積,同時還可圖像輔助進行大氣和霧霾監測。在發生災害時,AI衛星也可第一時間為防災救災減災主管部門提供真實的災區影像。”王瓏說,隨著“星時代”AI星座的建設完成,衛星監測的響應速度能夠從過去的數天提高到現在的分鐘級響應,大幅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監測預報能力。
??此外,星時代宇航還將率先拓展面向社會公眾的應用服務,通過聯合星河控股集團,共同打造全球首個“太空+社區”服務體系,讓社區變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