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的未來AI 時代什么樣?未來25年內,各行業、個人生活會有哪些變化?我們該如何準備?”這是知乎 2018“互聯網洞見者”十個提問的第六問,由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知乎 ID : 李開復 )提出。
“AI幫助動畫、特效設計師設定K幀,動畫設計師就只需要微調和確認最終效果”;“一覺醒來,‘來杯咖啡吧’,通過智能中樞,自動沖泡的機器就會自動為你沖泡好咖啡”;“沒有堵車,車輛的運行、是否要變道、什么時候拐出高架橋,都經過了精確計算,車聽得懂人話,幫人開窗、查路線、拍照”……這些都是知乎網友25年內的AI愿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在未來的AI時代,通過對數據的研究和應用,將全面實現網絡互聯,機器人的自動化工作能夠極大減輕人工操作的負擔,減少錯誤率發生。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也將使智能助手指令接受越來越準確,用戶體驗大大升級。
但AI的發展,也同時是把雙刃劍。
一位知乎ID名為“晏濤三壽”的社會化營銷專家的數據顯示,2016 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機器人寫作數量由 400 篇增長到 4 萬篇,一年不到的時間增長 100 倍。
美國的人工智能寫作系統“ Automated Insights ”,它能夠自動收集和主題相關的信息,然后篩選出有價值的部分,最后形成可閱讀的文案。
這款系統最關鍵的是具有自然語言生成技術,形成的文案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人類的閱讀習慣,有著連貫的上下文關系,而不是隨便拼湊,條理混亂。
如果這個系統大規模應用,很多文案寫手將會面臨失業轉行,而這項強大的“互動敘事”工作,只是人工智能一個小小的秀。
IBM 與 The North Face 曾聯手推出的一款叫 XPS 的系統,能夠幫助 The North Face 的用戶選購最合適的戶外產品。機器人會考慮人的穿衣季節、場景、喜好,還會提醒人氣候、注意事項等,完全不亞于優秀的導購和客服,并且掌握的知識還比人多。
想想案例中的文案寫手和導購似乎就要被取代,你也有那么一絲絲隱憂嗎?
事實上,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日漸成熟,從事簡單重復工作的工種勢必面臨巨大的失業風險。例如從事簡單文案設計的內容生產者、銷售型導購和客服、初級數據統計和分析、會員營銷、廣告媒介投放、初級美工與策劃、保險理算人、銀行柜員、司機和駕校教練等。
李開復在《華爾街日報》專欄中曾談到AI革命的人類前景:與人類相比,AI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從大量的數據中辨識非常細微的型態,并可從中學習。而傳統認為“高學歷=金飯碗”的看法也將遭到顛覆,白領被取代的風險一樣大。
李開復還給出了行業風險參考圖。

既然有些崗位會被替代,那么有些崗位就會變得更加重要。
而我們要準備的,無非就是在未來25年到來之前,盡早學會使用AI工具輔助人類工作,與AI平等共存,同時進行職業再規劃,發展情商和軟實力。
作為企業,要加強員工培訓、不斷加速AI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應用,通過實現數字可視化、數據分析和指導、決策支持和自動化決策等,逐步實現商業流程的轉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